傳旨太監作揖回禮,隨后離開了全寧衛的指揮使衙門內。
在他走后,朱棣也轉身看向了諸將,臉勉強擠出一個微笑“都按照旨意去做吧。”
說罷,他便借口身體不適而離開,姚廣孝幾人則是跟了去。
留下的人中,郭英表情難以捉摸,其余人則是紛紛避之不及的離開衙門。
顯然,王朝的權力交替讓他們之中許多人都十分緊張。
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誰也不知道自己在新朝還能否得到舊朝時的重用。
這其中,不少人看向了郭英,畢竟郭英身兼遼王岳父、渤海王岳祖父,這樣的身份恐怕很難在新朝得到重用。
只是不同他們所想,郭英現在并沒有擔心權力,而是在回憶自己跟隨朱元璋的這幾十年。
那樣的英雄人物,也免不了生死離別,而自己似乎也老了,該退下去了
郭英落寞的轉身離去,心中已經想好了回到京城后便提出歸家養老的奏疏。
倒是在他落寞轉身時,朱棣帶著姚廣孝等人找了一處衙門內的客房休息。
坐在床,朱棣精神有些恍惚,他還是不敢相信自家父親已經崩殂,這遠比朱允炆奪走他兵權還令人難受。
“殿下,您不應該把兵權都交出去的。”
“是啊殿下,萬一真如二殿下所說,那朝廷對付我們可容易多了。”
“殿下,是不是該給二殿下寫封信”
客房之中,在安排好了外圍的護衛工作后,朱能三人便皺眉說起了朱棣交出兵權的事情。
此刻他們三人都理解了朱高煦圈禁朱棣的做法,并開始懷疑朱允炆或許真的要對燕府下手。
哪怕是他們三人在政治十分遲鈍,但在理解了朱高煦的做法后,他們也能看出燕府局勢不容樂觀。
僅有三護衛的燕府,根本沒有資格與朝廷談條件,可以說朱棣交出兵權是一步臭棋。
相較于他們三人,姚廣孝則是坐在一旁的凳子,手里盤算著佛珠,看模樣似乎對外一點不擔心,但實際他是在等朱棣的答復。
“俺好歹是他的叔叔,他總不可能加害于我吧”
朱棣的回答十分無力,顯然他還對朱允炆抱有期待。
倒是關鍵時刻姚廣孝率先開口道“將兒孫性命交托于他人,顯然不是什么好辦法。”
“陛下如果對殿下都如此,那對二殿下又如何”
“殿下您別忘了,當初二殿下所說的那些話”
姚廣孝提醒起了朱棣,那就是朱高煦可是明確說過自己不會坐以待斃。
如果朱允炆要是用今天的辦法,去謀奪渤海的兵權,那朱高煦說不定真的會起兵造反。
到時候即便朱棣想當個鴕鳥,朱允炆也會以朱高煦起兵為由,著手開始對付他。
“高煦把允炆想的太壞了,允炆好歹是俺大哥的孩子,不至于對自己的叔叔”
接下來的話朱棣沒有說出來,只能改變口風為朱允炆開脫“他只是收回三都司兵權,王府護衛還在俺手中,況且三都司我俺舊部甚多,不至于無人相助。”
“那若是陛下對舊部動手呢”姚廣孝比歷史多了些先見之明,因為朱高煦的提醒,他已經為朱棣把局面往最壞處去想了。
放在歷史,他是肯定不會相信朱允炆會步步緊逼的。
“到時候再說吧,俺現在煩躁得緊,你們先退下。”
朱棣擺手驅趕姚廣孝他們離開,畢竟今日他遭遇的事情太多了,他需要時間來冷靜冷靜。
“是”看著朱棣的模樣,眾人只能無奈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