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的軍功賞田不存在拖欠,三萬多畝耕地的利益對于這群錦衣衛來說總數很大,但實際分下來并不算多,這也是朱高煦不敢信任胡綸他們的原因。
“你給王義、陳昶、徐晟、孟章他們送去消息,此后每十日與吉林城聯系一次,但凡有一次不對勁,他們可以自行領兵來吉林城。”
朱高煦對亦失哈吩咐,并且也對胡綸等人之前關于府庫文冊的問題作出安排“府庫的文冊,你編一本半真半假的給胡綸,讓他交給劉武他們。”
“其中其它東西都往少或者沒有來編寫,唯有糧食,你需要編寫到夠吃到秋收就足夠。”
“是”亦失哈一如既往的應下,對于朱高煦的安排,他只管照辦。
“府庫之中的庫存甲胄還有多少,黑水城那邊預備役募了多少了,還缺多少甲胄”
朱高煦將一個個問題先后拋出,亦失哈聽到后也一個個開始解答。
“府庫之中庫存的甲胄有兩千四百二十七套。”
“黑水城那邊的預備役已經有九千六百余人了,甲胄尚缺六千九百一十六套。”
“那邊大件的泥模已經儲備一萬七千六百個,哪怕只有一成的成品,也足夠后續鍛造不少于一千七百大件了。”
“至于小件,零件加管子,已經在一萬五千支外,額外儲備了七千四百支。”
“放大件的鐵車零件也已經鍛造出來,隨時可以拼裝,數量五百輛。”
亦失哈解答完所有,朱高煦也頷首再問“三場產量如何”
“煤場與鐵場都已經將最外層最難挖掘的地方給挖干凈了,加水泥場與其配套的石灰石場,一共募工三千四百余人,每月產煤三十萬斤左右,產鐵三萬六千斤,水泥用人最多,產出也最多,每月足有一百五十萬斤。”
亦失哈將三場的老底告訴了朱高煦,其中產量都令朱高煦十分滿意。
哪怕是產鐵較少的煉鐵場也能產出三萬六千斤鐵,用來鍛造火炮起碼能得到不少于二百門野戰炮,不少于八百套甲胄。
按照這個進度,加朱高煦所知的府庫存鐵數量,只要自己決心造反,那吉林城完全可以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鍛造出不少于七百門野戰炮。
不過這野戰炮朱高煦用不了那么多,按照他的配置,實際三百門火炮就足夠使用。
他缺的泥模,主要還是能迅速破城的攻城炮和艦炮。
“攻城和艦船所用大件的泥模,讓王元他們早些準備著,野戰大件可以在陰干后迅速鍛造了。”
朱高煦對亦失哈交代了一句,隨后便往殿外走去。
亦失哈作揖應下后,便也在朱高煦離開后,跟著離開了渤海王府。
朱高煦去前寢宮找郭琰去了,自從郭琰知道老朱崩殂,朱允炆即位后,她便十分擔心郭英的處境,因此朱高煦一直在安慰他。
對于郭英的處境,朱高煦十分放心。
朱允炆雖然自大,但對于洪武年間留下的老將,尤其是類似郭英、耿炳文這種武功赫赫的老將還是十分照顧的。
他心眼壞,但人并不傻,知道用什么人對付什么人。
事實也證明,朱高煦想的沒有錯,此時南邊的朱允炆確實沒有苛責與藩王有姻親關系的洪武舊臣,反而對他們恩撫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