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等人才抵達廣寧,便受到了朱允炆對其恩賞的旨意,其中撥發錢鈔近二千貫與他,可以說朱元璋大方了太多。
只是對于郭英說,他很清楚的記得老朱對于寶鈔的政策是什么。
從朱高煦提出錢鈔法后,朱元璋就再也沒有使用過寶鈔作為賞賜,而是盡可能的回收寶鈔,讓市面的寶鈔保持一定的價值。
如今朱允炆才即位不到一個半月,居然已經開始動用當年回收的那些寶鈔了。
郭英雖然不懂錢糧如何運籌,但他記得朱元璋與朱高煦都說過,府庫之中回收的寶鈔不能輕用。
想到這里,郭英對于這位即位的皇太孫,漸漸感到了陌生。
“若是按照先生所說,那蠲免天下賦稅才是能讓社會大同,恢復周禮才是能讓天下回到唐堯雍熙之盛的做法。”
七月初,當天下都在議論建文新政的時候,應天府京城之中的朱允炆卻在與一位四十出頭的官員討論著周禮。
他們二人坐在武英殿內,朱允炆雖然是皇帝,卻以一副學生的姿態對面前這人。
對此,坐在他對面的這人很受用,同時也說出自己的理念“臣以為,文辭寫作的學問并不能用以治國,為君者還是要常以宣明仁義來治天下,才能達到時世太平的大同景象。”
他的這些話說出后,朱允炆深以為然,頷首間再次詢問道“如今廟堂之多有削藩之論,先生是如何看待的”
“唯積至誠,用大德以結乎天心,才能讓朝廷站在大義。”此人侃侃而談道“削藩,必然要先從過往罪孽者動手,如此朝廷占據大義,天下諸藩無人不敢不服矣。”
“學生也深以為然”聽到此人的話,朱允炆頷首,同時再次詢問“大行皇帝崩殂,眼下編撰太祖實錄無人可用,允炆想請先生編撰,如何”
“君有所命,臣自然竭心盡力”這人作揖應下,朱允炆也對旁邊升為司禮監掌印太監的李權開口“授方先生文學博士,總裁太祖實錄以及類要諸多典籍。”
“奴婢領旨”李權應下,而能被朱允炆稱為方先生的人,自然便是此前為他在民間搖旗助威的江南大儒方孝孺了。
聽到自己的官職拔擢為了文學博士,方孝孺心里受用,而朱允炆也回頭再次詢問道
“近來,學生合并州縣衛所,致使廟堂之文武官員頗有議論,先生如何看待”
“陛下為何要合并州縣衛所”方孝孺沒有直接回答,反倒是反問起了朱允炆。
朱允炆聞言,倒也沒有生氣,而是直接說出了自己合并州縣衛所的原因。
“學生以為,布政司、府、州、縣中,州的存在過于多余,因此合并州縣能讓朝廷更容易梳理地方。”
“至于合并衛所設縣,則是學生在高皇帝生前與高皇帝所議之舉。”
“當時學生便與高皇帝覺得天下衛所眾多,尤其以內地諸省衛所繁雜,致使民間負擔沉重。”
“若是能將內地一些衛所合并設縣,將他們由軍戶改為民戶,將軍屯田發放給他們作為民田,那無疑降低了衛所的負擔,讓地方也更為安定。”
合并衛所設縣,這是朱允炆在建文新政那諸多政策中還算不錯的政策,畢竟這是經過了朱元璋點頭的政策,大體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不過眼下的原因在于,由于提出的合并衛所數量太多,五軍都督府與地方的武官十分反對,這樣的反對讓朱允炆有些投鼠忌器。
“此政既然是仁政,那陛下何必憂慮”方孝孺侃侃而談。
“古往今來,許多權貴都有著阻礙朝廷舉動,全因朝廷觸碰了他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