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明朝賦稅大多是三十稅一,只有江浙是二十稅一,因此朱允炆將江浙賦稅削減到二十五稅一。
當時間進入建文元年,朱允炆追謚自己的父親為孝康皇帝,廟號興宗。
正月初六,朱允炆將其嫡母常氏被尊為孝康皇后,其生母呂氏被尊為皇太后,同時冊妃嬪馬氏為皇后。
正月初十,朱允炆再封其弟朱允熥為吳王,朱允熞為衡王,朱允熙為徐王,立皇長子朱文奎為皇太子。
正月十五,戶部尚書郁新再次上疏,請朱允炆停止對地方官吏的削減。
郁新認為,大明一千四百余縣,每個縣的官員被朱元璋計算得極為精準,剛好足夠管理,官吏過少反而會更依賴地方士紳,會造成地方門閥割據的隱憂,因此認為削減官吏的政策不宜施行,但奏疏被朱允炆擱置。
二月初,朱允炆進一步省減刑獄,要法司將大明律科斷,不許從重從嚴。
此外,用刑嚴厲的大誥被不動聲色地廢除。
只是一個寒冬,朱元璋時期的許多國策被推翻重建,整個大明朝都陷入了古怪的平靜中。
二月中旬,朱允炆再確定了諸藩無膽氣謀反后,進一步削藩,詔令諸王不得再節制文武吏士,文武吏士不得再向藩王稱臣。
此舉施行后,等于王府屬官的上級從藩王成為了朝廷,而為了表示忠誠,許多王府官吏開始私底下揭發自家殿下的過錯。
二月末代王府長史上疏彈劾代王殘暴不仁,對百姓多用拳腳,還肆意毆打王府屬官。
得知消息,朱允炆便召集了群臣在武英殿議事,不過這次少了李景隆,顯然是上次李景隆的發言讓他感到了不適。
“代王府長史王牧的奏疏,想來諸位都已經看過了,不知諸位是何看法”
朱允炆明知故問,而六部群臣也都知道皇帝的意思,暴昭首先站出來道“藩王犯法與庶民同罪,臣請陛下懲治代王。”
“臣等附議”
暴昭站出來率先表態,其余六部尚書除郁新外,也紛紛作揖表示附和。
見狀,朱允炆看向了黃子澄,見黃子澄緩緩頷首,他便開口道“既然如此,傳朕旨意,下令將代王朱桂廢為庶人,遷往蜀地,令蜀王朱椿嚴加看管。”
“”聽到朱允炆的話,前一秒還附和的不少官員不可置信的抬頭,與左右同僚面面相覷。
周王被廢庶人他們還能理解,畢竟周王朱橚在洪武年間私下離開封地,還私下見了馮勝,與皇帝在洪武年間關系就不好,被廢倒也正常,可代王朱桂只是毆打平民,也沒殺人,怎么也得被廢庶人了。
這一刻,不少人有些后悔站出來附和,而朱允炆卻覺得不夠,拿出了另一份剛到的奏疏。
“荊州有人彈劾湘王偽造寶鈔用于享樂,諸位如何看待”
他掃視群臣,群臣臉上卻愕然一片。
湘王可不是周王、代王那種有過罪過的人,自他十四歲就藩以來,他對內照顧百姓,對外平定叛亂。
古州蠻三次造反都是他和楚王朱楨帶兵平定,五開蠻起事也是由他帶兵平定。
湖廣常德投降的蒙古元軍叛亂,也是因為朱柏的膽識勇氣過人,指揮得當,最后大敗敵兵,終獲全勝。
哪怕是先帝都對朱柏屢次嘉獎,后又干脆召至京城慰勞,現在突然有人說朱柏偽造寶鈔。
且不提這個罪名是否能坐實,單說就這么一件事,也不至于讓群臣來議論吧,畢竟這是皇帝的家事。
“湘王有功,應當先徹查此事,坐實再論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