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去了吉林城住下,沒住幾個月又被調回來了,唉”
“不是說了嘛,把這里的地開墾好后,俺們就可以在這里住下了,你看看這里其實也不錯,俺們估計能在入冬前開出不少耕地。”
“加把力氣干活吧,別咧咧了。”
五月初,相比較后世的炎熱,這個時代的長春還略微感受到些冷意。
長春所,這個朱元璋下令,朱高煦負責督建的千戶所經過一年時間的建造,已經成為了一個可以容納五千人的大衛所。
整個衛所由混凝土與石塊壘砌而成,城池周長五里,城高一丈四,寬一丈,城內有軍營一座,民居兩千處,比朱高煦預期的規劃要大了一倍。
城內的火道、火墻已經建造完畢,眼下只需要完善屋頂,然后稍微打掃一番就可以入住。
在此地負責修建屋舍與開墾田地的軍戶是與劉武三千戶一同北調的山東軍戶。
他們有一千戶,男丁兩千余人。
經過一個冬季的軍事訓練,他們已經有了自保的能力,因此在四月末被委派到了長春所修建與開荒,至于原來的兵馬則是被調往了肇州城參加北巡。
正直午時,返回此地不過五天的他們,已經在肇州城外用人力開墾了百余畝耕地。
這速度若是放在南方自然很快,可這里是關外,是渤海。
“唉,不知道殿下為什么不給我們配發耕牛與挽馬,要是有耕牛和挽馬,現在說不定都開墾出千余畝了。”
一個軍戶抱怨著,而這是長春所的城頭卻響起了號角聲。
“嗚嗚”的號角聲響起后,眾人紛紛警惕起來,在田埂負責保管兵器的百戶官也開始警戒起來。
盡管有肇州城在北,但長春所還是很容易在夏季被來自遼澤的兀良哈人襲擊的。
“是遼東的弟兄,都放輕松些”
長春所的千戶官褚釗站在道路上對田間的弟兄招呼了一聲,眾人聞聲紛紛松了一口氣。
一些人低頭繼續開荒,揮舞鋤頭將刨開荒地,將小石頭丟到路上去。
長春所的開荒難度比吉林城小了很多,吉林城有許多河石,而這里除了緊鄰山區的那片丘陵有較多石頭,其它地方因為有遼、金兩代的開墾,因此石頭并不多見。
正因方便開墾加上地勢平坦,因此在這里開墾田地才十分輕松。
軍戶們低頭開墾,直到兩刻鐘過去,便在那刻意留出的十丈道路上看到了遠遠走來的遼東軍隊。
“這么多人”
“不是說要北巡嘛,人多也正常,我們不也派出去了五千人嘛。”
見到來人,許多軍戶都趁機偷了個懶,杵著鋤頭和耙子,看著這群遼東的兵卒緩緩走來。
不多時,前鋒便已經抵達長春所,而負責前軍的耿瓛也策馬來到了長春所千戶面前。
他看了看四周情況,很輕易就能看出長春所的軍戶才訓練沒多久,因此便詢問起了褚釗“你們是哪一所的”
“末將”褚釗將他們的來歷交代了一番,耿瓛聞言眉頭一皺,隨后又舒展。
“江陰侯北巡,你們這里可有多余的豆料和糧食”
“沒有”褚釗搖搖頭道“我們的糧食只有半個月的,殿下說讓我們等下次都司送糧來截留一部分,敢問都督,這糧草可送來了”
褚釗的話讓耿瓛心里一松,他最擔心朱高煦糧食夠吃,眼下看來應該是不夠了。
“調二千石糧給他們。”耿瓛對身旁的指揮使交代,同時對褚釗道“讓伱們的人繼續耕種,我們在城北扎營。”
“末將領命”褚釗應下,隨后為他們讓開了道路。
耿瓛率兵往城北而去,那隊伍延綿數里,花了兩刻鐘才全部經過。
待他們走后,褚釗臉色慢慢變得平淡,一個百戶官也走到了他身旁,壓低聲音道“真的不通知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