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說了,讓我們一切照舊,不用理他們,也不用通知吉林城。”褚釗撿起了地上的鋤頭,往田間走了去。
那百戶官見狀,也撿著鋤頭跟了上去。
不多時,他們加入了開荒的隊伍中,唯一不同的就是他們的府倉中迎來了一批糧食。
“為何要給他們送糧食”
長春所北,當官兵開始扎營,耿瓛詢問起了檢閱營壘的吳高,吳高也邊走邊道“給他們糧食無礙,若是那鄭公智失敗,將他們調往南邊便是。”
“若是成功,他們也是我遼東都司官兵,而且調撥糧食還能安撫他們,讓他們降低警惕。”
吳高如此說著,同時也看了看手中的地圖。
這份地圖,是當初朱高煦交給朱元璋,并被朱允炆派人抄繪發給吳高的。
眼下通往吉林城有兩條路,一條是從長春所的東邊直接穿過大黑山前往吉林城。
另一條路就是以前的驛道,從長春所往北走百余里,然后沿著松花江一路南下,如此再走六十里地,就能抵達吉林城的雞西關。
到了長春所,他們與鄭公智就得分道揚鑣了。
鄭公智率兩千兵卒假借運糧之名前往吉林城削藩,而吳高他們得偽裝成北巡北上,繞道較遠的那條路,在北邊的松花江旁扎營,等待鄭公智的消息。
不過,吳高對于削藩朱高煦始終抱著警惕心,因此他不打算按照原計劃來。
“明日鄭公智前往吉林城后,你我便北上三十余里扎營,然后派一千騎兵北上舍嶺山口,若是鄭公智削藩成功,通知了舍山嶺口的弟兄,我們就南下直接走長春所這一條山道。”
“若是他失敗,我們立即南下,同時調走長春所的軍戶與糧食。”
吳高把鄭公智當成了棄子,耿瓛也十分贊同。
這些天里他沒少看到鄭公智對他們吆五喝六,明明只是一個巡查御史,卻管到了他這個都督僉事頭上。
那人即便活著,耿瓛與吳高也不打算與他共事。
如果不是擔心朱高煦真的會被逼反,他們都希望朱高煦拔刀宰了那個惹人厭惡的家伙。
在他們這般想著的時候,天色漸漸暗了下去。
鄭公智在美夢中看到了自己削藩成功后老師方孝孺為自己美言,隨后加官進爵,擔任禮部尚書的美夢。
只可惜他這美夢沒持續太久就消散了,清醒的他由于習慣了早朝的時間,因此在蘇醒時,時辰不過寅時,天色還未亮。
“御史”
門口的兵卒向他問好,鄭公智頷首后卻皺眉道“為何還不收拾行裝動身”
“額眼下才寅時二刻3:30。”兵卒被他這話說的一愣,畢竟在外行軍,通常寅時四刻才有伙頭兵起床做飯,普通兵卒寅時七刻才會起床吃飯。
正常在外,大多都是卯時四刻才會動身,時間十分充裕。
“傳令動身”鄭公智冷臉下令,暗罵這些兵卒慵懶。
他覺得自己一個文人都能寅時起床,這些兵卒理應比他更吃苦耐勞才對,現在看來這些全都是懶惰之兵,不堪大用。
鄭公智如此作想時,卻不想他是乘坐馬車,而兵卒是用雙腿行走。
在他的要求下,兵卒們無奈去將昨日調配給他的兩千兵卒叫起。
一時間,營中罵聲一片,鄭公智聽后更確定了這些兵卒是懶惰之兵。
在他的催促下,卯時還未到,兩千兵馬就踏上了前往吉林城的道路。
被吵醒的吳高看見這一幕,氣得一腳踢在了旁邊的馬札上。
“這些弟兄昨夜亥時才入睡,不過才睡了三個半時辰便被這鄭公智叫醒,若是讓他單獨帶兵出塞,恐怕還未遇見胡兵,便要被手下人宰了。”
同樣起身的耿瓛也搖頭冷笑,整個人也沒了興致繼續休息,起身開始巡營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