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亨感嘆著,隨后抬頭與卜萬對視“我們要出兵幫江陰侯嗎”
“朝廷沒有旨意,我們先守好大寧。”卜萬見陳亨沒什么異動,當即吩咐一聲,隨后轉身去接收營州三衛去了。
見他離開,陳亨臉色才漸漸難看起來,目光擔憂的看向衙門外的天穹。
“燕王”
“渤海既反,那燕王必須拿下”
在陳亨呢喃燕王的時候,北平已經得到了渤海叛亂的消息。
布政司衙門內,布政使張昺、與都指揮使謝貴、張信聚在一起。
謝貴是東晉謝安的四十世孫,也是與朱元璋起義的老臣之一,眼下六十有四卻依舊底氣十足。
當得知朱高煦叛亂后,他立馬就要求拿下朱棣。
在他目光中,四旬的張昺與張信,前者是個文人,后者卻是帶兵不俗,在西南屢立戰功的將才。
二人見謝貴如此,也沒有選擇推辭。
“今夜便動手,趁著燕王府三護衛都在北平城外,可調守軍擒拿燕王”
北平城內守軍不多,但自從朱棣瘋了之后,謝貴調來了四周衛所不少兵馬,眼下有五千人可供他們驅使。
只要趁夜拿下朱棣,城外三護衛兵馬就不足為懼。
“子時動手”
謝貴交代完后,當即起身離開了衙門,張昺與張信也作揖離開。
只是在他們走后不久,返回府上的張信第一時間找到了自己的母親詹氏。
詹氏見他著急,便知道他是因為什么事情著急,故而拉著他進了書房“如何了”
“他們要提前動手,就選在今夜子時。”張信與詹氏似乎早有密謀。
只是聽到提前動手的消息,詹氏還是疑惑“怎么會提前動手,三護衛還在城外沒有調走,眼下動手一旦失敗對他們沒好處。”
“等不及了,渤海郡王先一步起兵了。”張信道出實情,詹氏也恍然大悟。
“這樣就不奇怪了。”詹氏頷首,隨后對張信道“你想怎么做”
“我想請娘親您讓張劉氏派個轎子來,我趁機坐著轎子前往燕王府,把消息告訴燕王,讓他提早動手。”
“這”一聽到兒子要謀反,詹氏立馬就挽留道“你這樣做,你爹的名聲就毀了。”
“爹在世時說過,燕王更適合做儲君,兒子現在不過是幫父親完成遺愿罷了,請母親成全”
張信跪在地上連磕三個響頭,詹氏見狀心疼兒子,只能將他攙扶,點頭應下了這差事。
在母子二人共同操持下,很快張信就乘坐著一個婦人的轎子前往了燕王府。
由于張信本人與朱棣從未有過交集,因此他已經做足了朱棣不會見自己的準備。
當轎子來到王府側門,張信立馬讓人去通傳,那護衛警惕上前,張信也隔著簾子小聲道“我有要事告訴王妃,生死之憂。”
“放行”聽到事關生死,那護衛當即放行,讓轎子進入了王府之中。
不過轎子并未深入便被攔下,張信也聽到了熟悉的聲音。
“敢問張都指揮使前來何事。”
張信掀開簾子,果然看到了朱能與張玉這兩位被暫時奪職的將領。
“此地人多嘴雜,我希望面見殿下。”
張信直言,可朱能卻搖頭“殿下患病,不能見客。”
“事關渤海郡王生死呢”張信反問,朱能被他問住,正欲反駁卻被張玉卻攔住。
“走吧”張玉看了一眼張信的轎子與身上,確定他沒帶什么兇器后,這才帶他走向了世子府背后的一處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