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對此吳高也沒有呵斥,因為他們的蹤跡已經在長春所眼皮底下暴露,誰都知道他們往南邊去了。
吳高唯一在意的,就是朱高煦有沒有派兵突襲三萬衛。
他一路上沒有看到任何糞便,而道路之上的馬蹄、車輪印也很難判斷是他們自己的還是旁人的。
從長春所一路南下二百里,吳高用了三天時間,只可惜當他來到這里的時候,三萬衛的城頭已經換了旌旗
“攻城吧,這里面還有我們存下的糧食,不能讓朱高煦大軍接收。”
三萬衛城外,吳高看著已經掛上渤海朱雀旗的三萬衛城沉默,一旁的耿瓛也建議攻城。
不止是耿瓛,遼東諸將們都看著吳高,因為他們都清楚,三萬衛內有十余萬石儲糧,一旦被朱高煦獲得,起碼能支撐他大軍半年。
“不用,繞道南下鐵嶺衛駐防”
出乎眾人預料,吳高并沒有選擇停下攻城,而是要前往鐵嶺衛駐防。
對此,他也給出了自己的解釋“北上前,我便讓人將三萬衛中半數糧食運往了鐵嶺衛,為的就是擔心削藩失敗,朱高煦趁機突襲此處。”
“他的速度雖然比我預估的快,但如今三萬衛糧食應該也不過五六萬之用。”
“他要顧及渤海百姓及三萬衛軍戶的話,這些糧食頂多只夠一個月用度。”
“撤回鐵嶺,只需駐守一個月的時間就能耗死他。”
吳高的小心謹慎派上了用途,諸將也紛紛松了一口氣。
他們沒有強攻三萬衛,而是撤往了南邊一百里外的鐵嶺。
這一幕被城頭的劉昭所見,使得他松了一口氣。
“撤了”
劉昭回頭與三萬衛和吉林衛的弟兄們報捷,眾人也都看見了剛才那一幕,紛紛舒緩了一口氣。
劉昭能順利拿下三萬衛也是朱高煦和周定的功勞,周定雖被調走金州,可三萬衛并未更換,加上當初雞西關之戰許多兵卒都升任小旗官和總旗官乃至百戶、千戶官,因此劉昭很輕易就拿下了守軍兩千的三萬衛。
唯一讓他遺憾的就是三萬衛的調糧官將糧食調走了一半去鐵嶺,如今三萬衛儲備倉中只有不到八萬石糧食。
可不管怎么說,朱高煦與吳高的第一次博弈還是以朱高煦快人一步取勝。
吳高帶兵撤往了鐵嶺,并向南邊傳去了渤海反叛的消息,不過按照時間來算,哪怕八百里加急的情況下,起碼也得起碼六天才能送抵京城。
他開始在鐵嶺構筑守城工事,而得知渤海叛亂的許多行商也準備帶著商貨往南逃,但商貨都被吳高征用,讓他們去山東布政使司找衙門要錢。
這一舉動讓行商們怨聲載道,可為了活命,眾人還是只能交出貨物,帶著仆從南下逃命。
時間一天天過去,經過八百里加急消息的送達,遼東全境最先得知渤海叛亂的消息,其次是大寧。
“果然叛亂了”
大寧城內,都司衙門之中的卜萬與陳亨、寧王正齊聚議事,渤海叛亂的消息便已經傳來。
幾乎是第一時間,卜萬就將目光看向了朱權,而朱權則是呢喃著這句話。
清楚朱高煦性格的他自然知道朱高煦不是那種等死的人,如果朱允炆要削藩,那朱高煦一定會起兵。
只是他現在沒余力擔心朱高煦,因為卜萬開口了。
“寧王,按照陛下的旨意,請您交出三護衛。”
卜萬的話一開口,朱權就站了起來,只是他沒有反抗,而是對卜萬這個前一刻還是自己部將的人質問“王府的基本護衛也要交嗎”
“不必”卜萬搖頭,他只要朱權手中的營州三衛。
“既然如此,大寧就拜托二位了。”
朱權轉身離去,讓人看不出他到底是什么想法。
卜萬見他離去,目光也投向了一旁的陳亨。
“真不敢想,居然真的敢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