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話音落下,便回頭對那塘騎道“讓老大接見那幾個百姓,給他們發十貫錢,再發一匹騾子和一車糧食給他們。”
“是”塘騎應下,隨后轉身離開了制作軍糧的營地。
朱棣已經開始準備,而歷經三日的朱允炆也在同一天先后接到了來自北平與遼東的急報。
“北平、永平二府除了薊州有抵抗,其它人一箭未發便投降了”
“還有遼東,吳高不是被那群武官稱名將嗎怎么連三萬衛都守不住,白白將數萬石糧食交給了朱高煦”
紫禁城武英殿內,朱允炆難得失態,可這樣的情況換誰都無法鎮定。
一個月前還信誓旦旦對自己說削燕必然成功的群臣,眼下紛紛低著頭,只有郁新好像事不關己的站在原地。
朱允炆看著他十分扎眼,但他也知道郁新督管戶部的才干無可替代,因此只能忽視他。
“陛下,北平削藩失敗全因張信投敵,至于遼東削藩失敗和三萬衛被奪,則是在奏疏之中寫的清楚明白。”
齊泰雖然知道削藩失敗的真正原因,可他還是在為朱允炆找補,并且諫言道
“那渤海庶人在高皇帝時期便私下囤積馬匹,因此行軍速度遠超我軍,吳高雖然已經有了防備,可丟失三萬衛是必然的事情。”
“也因他早有防備,這才沒有讓數萬大軍被困關外,三萬衛糧食也沒有預期丟失的那么多。”
“眼下只要他按照奏疏上所說一樣,在鐵嶺死守一個月,那渤海庶人終究逃不過兵敗身俘。”
“若說唯一要關心的,應該是盤踞北平的燕庶人。”
齊泰整理了思緒,見朱允炆也將目光放到自己身上,他繼續道“燕庶人麾下兵馬應該已經不少于四萬,除去駐守各城的兵馬,可調動之數不少于兩萬。”
“眼下,房昭等人已經聚兵居庸關,兩部人馬三萬五千余人,加上開平五衛還未南調的兵力,應該可以湊足五萬人。”
“有房昭他們在居庸關一帶,足以牽制朱棣兩萬兵馬。”
“月前,陛下已經調長興侯前往開平,都督徐凱前往河間。”
“眼下開封聚集山西、陜西、山東、湖廣和直隸等十三萬大軍,都督徐凱也率領五千騎兵在河間府駐守。”
“只要陛下下發旨意,待糧草備齊大軍北上,燕庶人即日可平。”
“此賊父子二人,擁兵不過五六萬,如何能抵擋朝廷近二十萬大軍。”
齊泰的謀劃很不錯,原本士氣低落的群臣們也紛紛提振了士氣。
見狀,朱允炆稍微恢復平靜,沉著下旨“傳旨,著長興侯耿炳文為征虜大將軍,駙馬都尉李堅、都督寧忠為副將軍,必要在入冬前率師分兵并進北伐,平定燕庶人叛亂。”
“陛下”朱允炆才說完,一直沒開口的郁新卻開口了。
群臣將目光投向了他,而郁新則是作揖道“半月前,刀干孟降而復叛,云南都司糧草已然不濟,須得從廣西、湖廣、四川等都司調撥糧草,請陛下準允。”
“又來了”聽著這些煩人的糟心事,此前還是皇太孫的朱允炆在處理時還能平靜對待,可當他坐上了皇帝大位,再回過頭來看這些叛亂奏疏的時候,他只覺得無比煩心。
自己才即位一年,便是西南土司叛亂,北邊朱棣父子作亂,地方之上還有不少蠻夷韃官造反,也不知道當初皇爺爺是如何鎮定面對這種局面的。
“準了”朱允炆拂袖應下,齊泰也報來了一個好消息。
“陛下,總兵官宋晟傳來消息,月前胡人王庭動亂,韃靼大汗額勒伯克被瓦剌王烏格齊哈什哈所殺,胡人動亂,無力南下。”
“好”聽到這則好消息,朱允炆總算被提振了心情,開始有條不紊的下令。
“著令魏國公速速平叛,此外再令吳高死守鐵嶺,勿讓渤海庶人越過鐵嶺一步。”
“陛下圣明”
見朱允炆這模樣,群臣紛紛唱禮,只是在他們唱禮喝彩的時候,朱高煦也帶著他麾下四萬兵馬抵達了三萬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