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咕咕”
夜色下,海浪聲從遠處傳來,林子內還有不知名的鳥叫聲。
遠處,一座點著火把的城池就在眼前,而城外的林子內似乎來了什么野獸,許多咕咕叫的飛鳥盡數飛走。
在夜色掩護下,這里的一切并未被發現,而一群渾身上下散發“酸臭”的野人也終于抵達了這里。
“總算到了,你確定消息正確”
林間,眺望那星火點點的金州城,崔均回頭看向了另一名兵卒。
這兵卒的穿著與渤海軍相比可謂寒酸,身上僅有鴛鴦戰襖和胸甲,其余裙甲、臂鎧皆無。
“鄭百戶說了,亥時換防后為我們打開城門,只希望殿下和將軍能遵守與傅都督僉事的承諾,為城內屯軍換回民籍,均發田地。”
“放心,我們殿下無二言,你們百戶也應該知道。”
兵卒與崔均的對話,讓四周渤海軍們激動的握住了刀柄,就連崔均本人也十分激動。
眼下已經是五月二十,距離崔均出發已經過了二十余天,比他預想的時間慢了兩天。
原本他以為需要一番苦戰才能拿下金州,卻不想在欒古馬驛時遇到了熟人。
當年與他并肩子出城,與朱高煦直撲哈剌兀敵營作戰的弟兄。
崔均還以為與自家有關的弟兄都被調往了南邊,卻不想朝廷只是將千戶以上官職的渤海出身官員調走,而只是拔擢為總旗官的李猛等人卻沒被調走。
李猛負責欒古馬驛站,因此在見到渤海軍旌旗的時候,他立馬便交代了遼南的情況。
五日前,遼北的塘騎剛剛經過欒古馬驛站,而他們的軍令是去傳駐扎在九連城的劉真前去駐守金州。
金州衛守軍不過一千六百之數,百戶官十六之數,其中有一人是被傅讓從屯軍小旗官拔擢為戰兵百戶官的人,姓名鄭峻。
自傅讓調走后,鄭峻便沒有得到拔擢,因此李猛以為鄭峻應該愿意投靠渤海。
李猛帶著渤海軍,謊稱其是遼西兵馬南下駐守金州,因此幫助崔均孛蘭馬驛和石河馬驛。
眼下這三個驛站都是渤海軍自己的人,這也代表金州衛與遼南其它三衛的聯系被切斷。
經過白日的試探,鄭峻特派一個兵卒出城,表示很愿意為渤海開城門,不過需要渤海軍答應均分屯田的政策。
崔均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畢竟南下前自家殿下便交代了一切。
眼看著時間一點點過去,當時間來到亥時,拿著單筒望遠鏡的崔均果然看到了火光下人影更迭。
不多時,金州城城門緩緩打開,一把火把被丟到了城門口。
“走”
眼看城門口被照亮,崔均果斷下令全軍入城。
他毫不擔心鄭峻會埋伏自己,因為就他從李猛那邊獲得的情報來看,金州城并沒有甕城,所以只要自己進入了金州城內,哪怕金州城守軍詐騙自己,自己也可以帶兵奪下城門樓,打開城門放所有弟兄進城。
懷揣著忐忑的心情,崔均帶著人穿過了城門甬道,并且一直注意著城門甬道上方的千斤閘。
一百人、二百人、三百
隨著通過城池的人逐漸變多,崔均的心也終于放下,并且見到了投靠渤海軍的鄭峻。
“百戶官鄭峻,參見崔千戶”
鄭峻是一個三十出頭的人,可他的外貌卻因為常年低頭耕種屯田而像四十幾歲。
“鄭大哥放心,拿下金州城你為首功,均田政策也會如預先答應的推行”
“感謝崔千戶。”
崔均抓住了鄭峻的手,熱切的說著一切好話,鄭峻聞言也放下了心,交代道“糧倉在東邊,這幾日山東運來了許多糧食,不少于五十萬石,千戶可以先派人拿下糧倉,然后再招撫城內守軍。”
“好”崔均激動,他沒想到居然還有意外之喜。
要說眼下渤海軍最缺的是什么,這不必多說,自然是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