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的想法,黃子澄與齊泰、暴昭也都知道,他們同樣不想節外生枝,所以暴昭率先站出來勸諫“遼王南下,而廣寧和山海關又有吳昇、吳壽安二人駐守,想來即便不敵,也能撐到長興侯北上。”
“沒錯,請陛下放心”黃子澄跟著附和。
倒是這種時候,齊泰再次站出來唱反調。
“陛下,臣以為,眼下當調長興侯速速北上真定駐守,同時再調陜西、四川等地兵馬給長興侯。”
“如此一來,長興侯兵力便可有二十萬左右,對燕逆的勝算更大同時,也能在蕩平燕逆后,進入遼東,將渤海賊人平定,還北地太平。”
“此外,應當從大寧抽調兵馬前往遼西,不管是投入廣寧還是山海關,都能讓遼西卡在燕逆與渤海賊人之間,讓兩部無法會師。”
齊泰也十分疲憊,如果朱允炆一開始就聽他的,率先對朱棣和朱高煦動手,哪里還有那么多事情,可他偏要聽黃子澄等人去削其它藩王,從而給了朱高煦準備的時間。
“調四川、湖廣、陜西、江北之地的七萬兵馬馳援真定,歸長興侯節制。”
朱允炆這次倒是聽話了,對于大寧他不太了解,因此只能委托齊泰“請齊先生調大寧兵馬前往廣寧和山海關吧。”
“另外,再調松潘的楊松、潘忠帶松潘九千精騎馳援,務必要在七月十五前抵達真定。”
“臣領命”齊泰作揖應下,同時開口道“大寧多為燕庶人舊部,因此此戰可調劉真長子,新城衛指揮使劉嵩率新城、應昌、木榆、會州等衛兵馬前往馳援廣寧。”
“準奏”朱允炆應下,同時再度詢問“西南戰事是否要平定了”
“回陛下,我軍已經拿下嘎賴,眼下西平侯興許已經兵抵隴川,不日便能拿下麓川允姐木,生擒刀干孟。”齊泰也算給眾人鼓舞了一下士氣。
“好”朱允炆緩緩頷首“若能平了刀干孟,屆時西南十萬大軍便可調往北平平叛。”
“陛下放心,我朝直隸、浙江、江西三地尚有二十萬可用之兵,福建及兩廣也有十萬兵馬,區區燕逆如同蚍蜉撼樹,螳臂當車。”
黃子澄跟著齊泰鼓舞人心,可朱允炆現在沒有心思聽這些,他想早早將這失控的局面結束。
見皇帝沒心思繼續討論,三人也識趣的離開了武英殿。
朱允炆回到金臺坐下,只是沒等他休息兩口氣,便有聽到戶部尚書郁新求見的消息。
忍著不耐煩,朱允炆讓人宣郁新入殿。
“陛下萬福安康”
郁新入殿后五拜三叩,隨后才開始說起正事。
“今年以來,北邊因賊寇叛亂而折損錢糧不少于三百萬,開封方向,又為長興侯調撥錢糧不下二百萬。”
“這些還只是北邊,而南邊更甚”
“西南戰事耗空云南、四川、廣西三省布政使衙門府庫,四川尚能自給自足,可廣西與云南卻需要調撥錢糧各五十萬石來維持,合計一百萬。”
“以上種種相加,朝廷已經支出六百萬錢糧,而如今山西房昭、遼東吳壽安、吳昇及劉真等人紛紛請求朝廷調撥錢糧,前后數額相加,不下二百萬之數。”
“大寧傳信,言洪武三十年所調錢糧已花費大半,僅夠維持七月,請調糧秣一百三十萬石。”
“這些相加,合計三百三十萬之數,加上損耗,恐不小于四百萬數。”
郁新果然帶著讓人頭痛的問題而來,朱允炆只是聽了個大概就明白了郁新想說什么,而郁新接下來的話果然不出他所料。
“今歲朝廷本就削減了江南賦稅,又蠲免了天下拖欠賦稅,加上軍餉,本就負數三百萬有余,眼下又徒增一千萬之開銷,如此下去便負數一千三百萬之巨。”
“如此下去,即便高皇帝留下了如此豐厚的錢糧,卻也禁不住揮霍,因此臣請陛下停下今歲的江南以鈔抵稅之舉。”
郁新言語懇切,朱允炆自然聽得下來,只是聽得下來是一回事,會不會做是另一回事。
“我朝廷虧欠江南久矣,年初才答應了江南百姓要在南直隸和浙江、江西行以鈔抵稅之法,如今卻要中斷,這讓朝廷有何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