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西華門乘坐馬車,繞行許久后停在了一座府邸前。
經過通傳,很快府門大開,李景隆走下馬車,走進了府邸內里。
在那府門之上,懸掛著的牌匾有著許多,但唯有最大的那塊值得夸耀江陰侯府。
“淅淅”
倒茶之聲響起,李景隆坐在了一處亭榭中,而他身前之人則是剛剛被調回京城的吳高。
“多謝”
李景隆叩指表示感謝,同時端起茶杯輕嗅幾下,隨后才開口道“侯爺入宮述職了嗎”
“陛下讓我二十五再入宮。”吳高的聲音傳來,李景隆也抬頭打量起了他。
他一身素袍,面容似乎蒼老了幾分,不知道是否是因為與朱高煦交手疲憊所至。
李景隆想到了朱高煦,當初那個指點自己如何平倭的人。
卻不想,時過境遷,如今二人已經成為了敵人。
“侯爺怎么看渤海庶人”
李景隆明知故問,吳高卻不緊不慢喝一口茶,隨后搖搖頭“奇兵可稱道,正兵一般,全靠火器犀利。”
“侯爺以為,遼西能擋住他嗎”李景隆再問,吳高依舊搖頭
“對敵兵力越少,他勝算越大,越多則越容易敗北。”
“何解”李景隆疑惑皺眉,吳高也如實說道“我在鐵嶺時看過,他們各部并不配合不協調,一旦與我軍重兵對峙,很容易在戰事中出現變故。”
“我曾試著佯敗來吸引他,然而他之兵馬不過追擊數十步便陣腳開始自亂,若不是他及時下令停止追擊,我興許能在鐵嶺中取勝。”
“一開始我以為是他訓練兵馬不精,只是不曾想在從沈陽撤往遼南時,我又見他麾下兵馬陣腳穩固,難以撼動。”
“后來我想明白了,他未有過領兵數萬對敵之情況,而為了隱藏兵馬,他麾下許多兵馬從未見過,因此一旦強行將他們組織一起,便會致使諸部自亂陣腳,陣容不順。”
“倒是他麾下那數萬人四下散開時陣腳穩固,非其兵力倍數不得撼動。”
說到這里,吳高喝了一口茶,又不緊不慢道“與他對陣,切勿守城,當選擇野外,集結數倍于他的重兵,逼迫他大軍集中,進而圍殲。”
“火器呢”李景隆詢問朱高煦麾下火器,吳高也頷首道
“其火器固然犀利,但其火炮一字時方可使用一次,用過之后需要再等一字時。”
“這一字時的時間,足以改變戰局,而其手中火銃依舊犀利,更有黔寧王定邊大捷之雄風,然而只要沖到陣前,其火銃便無法使用,因此我才說需要數倍兵力。”
吳高的意思很明顯,就是用人命填上去,在火炮停止射擊的一刻鐘內集結重兵沖到陣前,以絕對的數量壓垮渤海軍。
“渤海賊軍的數量,恐不下六萬了”
李景隆輕聲開口,可吳高卻搖頭“能打的,依舊還是那四萬人,而且機會只有一次,用過之后就沒辦法再用了,他嗅覺靈敏,不會上二次當。”
“受教了”李景隆起身作揖,吳高也起身回禮。
不多時,他便見李景隆離開了亭內,順著長廊往外走去。
瞧著他的背影,吳高搖了搖頭,什么也沒說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