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渤海郡王。”魏銓下意識回答,而朱權又繼續反問“那他們治下之民,誰多”
“也是渤海郡王。”魏銓明白朱權想說什么了。
“對”朱權在婢女們服侍下穿戴甲胄,同時開口說道
“眼下我四哥有高煦,而高煦又有兵馬近十萬,民眾近百萬,遼東、大寧、渤海除了哈剌兀可以跳梁,其余皆無外敵。”
“我觀前金書冊,發現與高煦同出一地起兵的那完顏阿骨打不過才治下數十萬,便敢于擊敗遼國,而眼下失去了遼東與燕云的我那侄子,你看他像什么”
“這”魏銓沒敢說出來,但是朱權卻不忌諱“除了多出云南與三宣六慰、陜西行都司及烏斯藏都司外,你說南邊像不像北宋”
“那宋太宗趙光義都沒能收拾遼國,他比得上宋太宗嗎”
朱權連連詢問,可魏銓卻道“盡管渤海郡王兵強馬壯,可燕王畢竟是其父,其不可能叛其父,而世子位如今也已經由高皇帝定下,您”
魏銓說著說著,突然恍然大悟,算是明白了朱權的意圖。
他緩緩看向一身甲胄的朱權,小心翼翼道“您是說,如今是雪中送炭”
“算不上。”朱權看著已經穿戴好的甲胄,揮手示意婢女退下,自己坐到了主位的同時,也讓魏銓坐下。
在二人坐下后,朱權才開口道“我現在更像錦上添花,不過同樣是錦上添花,給四哥和給高煦是兩個不同。”
“四哥如今也四十歲了,而高煦不過二十,我也不過二十二。”
“我與高熾并不相熟,更不覺得高熾可以對付高煦。”
朱權端起茶喝了一口“你覺得,這種情況下,我是該選高熾還是高煦”
“自然是渤海郡王。”魏銓不假思索,朱權也點頭“選四哥,富貴不過十幾二十載,選高煦卻能富貴一生。”
“況且,選了四哥,屆時四哥在高熾與高煦之間搖擺不定,我還得再選一次,若是選錯了便遭到燕世子與高煦忌恨。”
“既然如此,還不如趁燕世子沒有起勢前,便先一步投向高煦,哪怕日后高煦敗了”
說著說著,朱權突然笑著搖搖頭,顯然他并不認為朱高煦會失敗。
就朱高煦眼下的勢力,別說朱高熾本人,就算朱棣親自下場幫朱高熾拉偏架,也不一定拉得過朱高煦。
僅上次北征時,燕府諸將的表現來看,朱權便能知道他們與朱高煦關系并不差。
沒了武將的支持,朱高熾靠什么與朱高煦爭。
想到這里,朱權卻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忽然瞇了瞇眼睛
“眼下這局面,倒是很像某一家,你知道是誰家嗎”
“李”魏銓剛想說,卻下意識閉上了嘴,顯然不敢說出那句話。
倒是朱權沒那么多忌諱,在魏銓開了口后,他便順著道“眼下倒是像李唐開國之初的情況。”
他低下頭,看了一眼那被喝了一半的茶水,呢喃道“希望四哥不要犯糊涂吧”
渤海紀事本末“壬寅,上以計入其城。然胡兵南下,上與寧王權曰“此間百姓危難,我叔侄當共御外敵”,寧王權聞言相隨,遂與上率騎向北。”
明世宗實錄“壬寅,上入大寧,寧王權聞之來投,時至胡兵南下,上遂攜兵馬向北,逐胡騎而去。”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