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見狀也羞愧開口道“卜都指揮使已經帶全軍出城,等待殿下受降。”
“好,我知道了,此事當記你一功。”朱高煦再拍了拍李遠,李遠見狀也羞愧轉身上馬。
他沒有去看自己的家人,而是往南邊去匯報消息去了。
瞧見這情況,朱高煦也對旁邊的千戶官開口道“你帶著一千弟兄南下,與他一起去接手大軍。”
“是”千戶官應下,不假思索的就帶人跟上了李遠,并且派人向后方隊伍繼續招人。
待他們走后,朱高煦也翻身上馬,帶著隊伍不緊不慢的往南邊去。
他并不擔心卜萬會伏擊自己,畢竟李遠已經看到了自己攜帶了諸將家人,除非卜萬敢帶兵把自己部下的親人都殺死,不然就沒有膽子進攻自己。
放下心來,朱高煦開始帶著隊伍繼續往南進軍。
自坑殺了哈剌兀那上千人,斬獲胡兵首級三千余級后,他沒有貿然再繼續北上追擊兀良哈諸部殘兵,而是南下返回大寧,同時分兵三千給了朱權、趙牧、陳亨三人。
四部兵馬攜帶守將家眷,只是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便招降了大寧二十二衛,如今只要再拿下卜萬這手頭上的一萬四千人,那大寧便只剩下了還不知道消息的陳嵩所部。
只要拿下他,那遼西的南兵便會驟減至一萬二千人。
屆時吳昇與吳壽安要么投降,要么乘小船出逃,不管怎么做,他們都難以守住遼西。
橫在燕軍與渤海之間的最大阻礙很快就會消失,屆時自己就可以安心籌備戰船了。
他敢于設想渡海進攻登萊,自然是有絕對把握的。
首先遼東與渤海的漢兵多是江淮、山東一帶調到關外的沿海子弟,他們熟悉大海與江河,只要戰船足夠穩定,火炮足夠強大,南軍的水師根本無法對付他們。
至于渡海南下的路線,這點老朱早就為朱高煦制定好了。
洪武四年,老朱就派人親自規劃了從山東登州渡海登陸金州的路線,并任命馬云、葉旺為指揮使,率一萬明軍從山東登、萊兩地渡海在遼南金州登陸。
既然他們可以,沒道理自己不行。
如今自己只要按照原本的航道走,并在期間拿下金州與登州之間的皇城諸島便可。
不過一百五十里的距離,期間還有皇城諸島可以依靠,建設炮臺,朱高煦沒有什么可擔心的。
只是他能想到從金州渡海,并且知道路線,這就代表南軍更清楚、更了解。
所以他必須加快打造戰船,趁南軍把南邊圍剿倭寇的水師調往北方前,提前拿下皇城諸島,建設炮臺。
如此想著,朱高煦也漸漸看到了在山川河谷之中等待受降的卜萬大軍。
上萬人幾乎站滿了不足一里寬的河谷,而卜萬等人也脫下了甲胄,在陣前等待受降。
朱高煦策馬上前,在與卜萬四目相對時笑道“卜都指揮使,別來無恙。”
面對朱高煦的問好,卜萬低下了頭,他根本不知道與朱高煦說什么,難不成厚著臉皮說二人當年北巡的事情
“爾等家人皆在陣后,所有大軍即可開拔向北,入大寧后便能知道我渤海對大寧政策。”
朱高煦沒有過多去說自己的政策,一來眼下大軍剛剛投降,若是有人慫恿,那一萬大軍很有可能會嘩變。
倒不如安排他們北上,等他們回到大寧各衛州所后,自然會知道渤海的政策是什么。
聞言,卜萬等人帶著大軍在兩千渤海精騎的看管下開始北上,朱高煦也帶著自己的一千人進入了完好無損的松亭關內。
在那千戶所的中堂里還擺放著燕山防線的沙盤,以及糧冊、魚鱗圖冊、軍籍冊等文冊。
朱高煦坐下慢慢翻看,并派人向南邊去通知了防備松亭關的燕軍遵化守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