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種開篇的話外,后世所用的軍紀更是渤海軍要日常背誦的東西。
朱高煦教他們識字,明道理,就是為了想要訓練出一支不僅僅會打勝仗的軍隊,還要求他們會“打敗仗”。
古往今來許多精兵都會打勝仗,因此一路高歌猛進時,常常會遵守道德紀律。
可一旦打了敗仗,他們便會慢慢成為劫掠百姓的賊兵。
所謂官兵狠過匪兵并不只是玩笑話,而是血淋淋的現實。
因此即便是敗退,朱高煦也絕不準許有人空手拿百姓的東西,但凡有這樣的人,朱高煦一概處死。
從吉林南下的路上,朱高煦便處死過幾個小偷小摸的兵卒,為的就是整肅軍紀,讓他們知道什么能碰,什么不能碰。
所以到了金州城時,能走到這里的兵卒,已經是經過重重考驗的兵卒了。
朱高煦給他們開的軍餉足夠高,他們沒有買不起的東西,都嚴格按照軍紀來為人處世。
他們的到來,沒有給金州帶來災禍,反而帶來了繁榮。
盡管山東斷絕了前往金州的航道,可商人都是逐利的,朱高煦來到金州城內后,便看到了許多商人。
“這些商人,他們都是從山東來的”
朱高煦騎在馬背上,看著道路上的商賈們詢問著一旁的崔均,跟在他們身后的還有鄭峻與渤海的十余騎兵。
“也有從朝鮮來的,眼下戰事頻發,走私的商賈也不在少數。”
崔均解釋著,同時還說道“這一個月來,僅是做生意,金州便買到了三千余石糧食,雖然不多,但也足夠金州軍民吃個幾日。”
“倒是不錯。”朱高煦點頭表示贊許,隨后順著道路來到了金州指揮使衙門。
他翻身下馬,帶著崔均便走了進去,自己坐在主位的同時,目光也看向了鄭峻。
“傅讓在信中有提及過你,崔均表你為金州指揮使,這點我是認可的,我知道你的能力不止如此,但能否繼續向上爬,還得看你自己在戰場上的表現。”
鄭峻沒想到朱高煦會給出自己那么高的評價,要知道三個月前他還只是一個小小的百戶官,如今才三個月過去,他便一口氣從正六品的百戶官,跳到了正三品的衛指揮使。
手下的人也從原來的百來人,變成了現在的三千人。
他這幾個月還在適應和學習如何帶兵三千,可眼下渤海郡王卻對他如此夸贊,鄭峻心中備受鼓舞。
“殿下放心,末將會用戰功來回應您的”
鄭峻沒有讀過書,因為沒有那個資格和家境,因此說話有些粗鄙。
崔均擔心他說的朱高煦不高興,因此站出來打圓場道“鄭指揮使挺好的,就是自小沒書讀,說話有些問題,殿下您別在意。”
“這有什么可在意的”朱高煦爽朗一笑,示意鄭峻起身的同時,也開口鄭重道
“衛所的子弟沒有書讀,這是我大明的失敗。”
“吉林城那邊眼下十七萬百姓,有三萬孩童都得以上了衛學,進而掌握知識,這是我最為高興的事情。”
“你們之前是沒機會讀書,日后等吉林城的那些孩童長成,我便讓他們南下教導各處子弟讀書寫字,不再讓你們的遺憾出現在下一代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