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海上的登萊、長江、兩廣等水師也在靠岸補給時,得到了朝廷的調令。
泉州港內,當泉州官員走上甲板,將朝廷的調令遞給了一名披戴桑麻的四旬將領時,其還不忘叮囑道
“陛下對楊將領一家可謂恩寵,望楊將軍北上之后好好報效家國。”
“末將自然會死戰報效陛下”披戴桑麻的楊俅作揖回禮,那泉州官員也笑道
“既然如此,那本官便不再逗留了,請將軍早些北上平叛吧,本官祝將軍旗開得勝,早日高升。”
“王知府慢走。”楊俅作揖送禮。
待那泉州的王知府走后,他才直起身子來。
一旁的幾名千戶官不屑道“他不過正五品,居然敢與將軍您這正三品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
“如今文盛武弱,我們還是少說兩句吧。”
“憑什么不能說,他們在南邊享福,讓我們去北邊送死。”
看著手中的調令,聽著耳邊的爭吵,楊俅嘆了一口氣后便不理會諸將,轉身離開了此地。
他返回了自己的船室,并在開門前深吸了一口氣,最后緩緩打開。
在那船室里坐著一個人,而他便是已經被朝廷追贈為后軍都督府都督同知的楊展。
“如何了”
楊展的臉色慘白,而且坐在椅子上沒有起身,似乎是身上有傷。
“如你預料的一樣,朝廷聚集三十萬大軍準備再次北征,我們也被朝廷授令,渡海前往遼南襲擾渤”
楊俅沒有說完,興許是不知道怎么稱呼對方,到底是應該稱呼叛軍,還是其它。
他將話題引到了楊展身上“若是被旁人發現,我們家恐怕會被株連。”
這話讓楊展目光收斂,他沉穩抬頭與自家父親對視“我不會害您。”
“我們家與殿下有舊,即便眼下朝廷給予恩寵,可一旦平叛結束,我們家依舊會被清算。”
“但那畢竟是三十萬大軍”楊俅猶豫起來,他能從百戶官升到現在的官職,已經很滿足了。
只是面對他的猶豫,楊展起身,似乎牽扯了傷勢,臉上表情猙獰。
“你負傷,好好休息吧。”楊俅安心將他按下,可楊展卻抓住了他的手,目光堅定
“那三十萬大軍絕不是殿下對手,況且兒子也不要求您一起去,只要兒子去就足夠了。”
“反正在朝廷看來,兒子已經死了。”
“”聽著這些話,楊俅表情復雜“為何一定要幫他,雖說他對我們家有恩,但你報恩代價太大。”
面對這個問題,楊展抓緊自家父親的手“兒子說過,殿下有天子氣,必成天子”
明太宗實錄“上率騎渡滹沱河向西,折而北渡直抵西山。”
“上將輕騎六千,襲破其二營,適炳文送使客出,覺之奔還,急起橋,我軍龂斷橋索不得起,炳文幾被擒,逃至真定不出。”
“上率騎擒其右副將軍都督寧忠、都指揮劉遂,斬首三萬余級,積尸塞城壕,溺死濾沱河者無算,獲馬二萬余匹,俘降數萬,上欲遣而俘兵愿留不歸,上從之。”
渤海紀事本末“太宗率騎破真定,炳文陣沒,是役二萬破十五萬,斬首三萬,獲馬二萬,俘兵數萬之眾,上聞之大喜,折兵而還于遼南。”
渤海紀事本末“展聞上起兵,詐死北逃,說服其父曰“渤海有天子氣,必成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