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如何”
朱棣追問著走上帥臺的張玉,張玉卻面露尷尬“殿下,二殿下的法子,我們恐怕弄不來”
“有什么弄不來了,你好好與俺說。”朱棣湊了上去,準備聽出自家老二練兵的秘訣。
“二殿下練兵的秘訣就是”張玉無奈,只能將從王義那里聽來的事情緩緩說出。
朱棣原本還在用心傾聽,結果越聽越不對勁,最后干脆用一句話總結。
“老二真浪費”
朱棣罵出了這個時代人的心聲,因為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當兵就是當丘八,說不定明天就要死在戰場上了,何必教導他們讀書寫字
哪怕就算是眼下軍戶子弟不斷占據科舉進士席位的情況下,其背景也是軍戶家庭往往選擇幾個優秀的子弟去讀書,選出其它子弟去代替這個優秀的子弟參軍。
也就是說,被選出去參軍的這些軍戶子弟,除非是百戶、千戶以上的家庭背景,不然也很難獲得學習的機會。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渤海軍居然組織了掃盲活動,并且讓大部分兵卒都能熟練掌握五百字以上的運用,這就是很了不起,卻很浪費的壯舉了。
如果這批兵卒再好好學習幾年,那完全可以出任地方上的胥吏。
老渤海軍五萬人,起碼能掌握一個人口稠密行省的基礎稅收。
換而言之,老渤海軍不是五萬個兵卒,而是五萬個童生、五萬個胥吏。
這種兵若是死上一批,起碼得花四五年才能培養出來,代價可比尋常兵卒大太多了。
“所以末將才說我們恐怕弄不來”
張玉聽著朱棣的謾罵,遺憾的感嘆起來。
只是相較于他,罵完過后的朱棣突然覺得自家老二這么練兵是有道理的。
“其實老二這練兵也挺有道理的。”朱棣突然贊同起來,并指著王義的那兩萬馬步兵道
“若是交給俺,俺能拿著兩萬馬步兵,擊敗兩倍余俺的敵人。”
“如果之前真定之戰給俺這樣的兩萬馬步兵,興許滹沱河北岸的十幾萬大軍都要成為俺們的俘虜。”
“老二走的這條精兵路子,還是可以用的,而且你發現沒有,王義的這兩萬人還會去幫北平城附近的百姓干活,還說那是放松”
朱棣嘖嘖幾聲,顯然是被渤海軍的情況震撼住了“這種事情,俺只在說書中看過,而且說的還是岳家軍。”
“只是俺現在看來,岳家軍都不如老二的兵。”
“所以俺們日后要是有機會,寧愿練這樣的十萬兵,也不愿意要李景隆那邊的三十萬兵。”
李景隆手上有上直十六衛軍,那是朱元璋留下最精銳的兵團,可饒是如此,朱棣寧愿要十萬渤海軍,也不愿意要那樣的三十萬南軍,可見渤海軍對他的吸引力有多大。
“您再想,這兵也還是二殿下的啊,打完了仗我們還得還回去呢”
張玉無奈開口,擊中了朱棣的軟肋。
他張張嘴巴,欲言又止,卻又說不出什么話,最后才抓著那濃密的大胡子,惡狠狠道“打完再說,不打完別想要回去。”
今天開會耽擱了一下,二更估計十二點才能更新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