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瑄已經令人在那里修筑了石堡,眼下他要做的就是帶領自己麾下的長江水師前往當地駐守,而登州則是由戚諫的六千登萊水師和三千登州屯兵駐守。
一個時辰后,陳瑄率領長江水師一萬人乘二千料福船二十艘,一千料福船船七十艘、五百料大鳥船一百艘、雙帆居船五十艘出海。
雖然北風凜冽,持續不斷,但由于明軍是守軍,加上有皇城諸島已在明軍掌握之中,而且皇城諸島離登州很近,即使遇到風暴也可回航登州,因此陳瑄沒有停下,而是繼續指揮大軍向北皇城島進軍。
在他們走后,戚諫率領水陸八千守軍開始防守。
徹底開春的渤海海峽雖然還在刮著西北風,但好在陽光明媚,灑在人的身上暖洋洋的,讓人情不自禁的就松懈下來。
“海中作戰果然與長江之中不一樣。”
走在甲板上,陳瑄與自己的副將說著大海與長江的不同。
長江雖然也會刮風,但從未有渤海海峽這樣凌冽。
只要適應了長江的風向,整支水師都可以放心行駛,但海里不行。
不斷吹來的西北風讓長江水師的舵手和水兵們需要不斷的調整船舵和風帆方向,以防止整支艦隊偏離航線。
從登州到北城隍島足有一百里的路程,加上風向和水文的變化,起碼需要四個時辰才能抵達。
陳瑄在適應渤海,并且在時間流逝中,一點點的熟悉渤海水文。
他們從最南邊的登州經過了長島、砣磯島、大欽島八十里路程緩緩走過,聽著海浪拍打的聲音,漸漸的他們已經看到了南城隍島。
然而也就在這種時刻,南城隍島的西側卻有戰船冒出了頭。
“怎么會有船”
“是平倭水師的船擱淺了嗎”
所有人想到了提前他們兩個時辰出發的平倭水師,只有陳瑄察覺到了不妙。
“不是他們,平倭水師熟悉沿海水文,不可能會有戰船擱淺”
陳瑄反應很快,并拿起了脖頸上的木哨開始吹響。
“嗶嗶”
刺耳的哨聲響起,緊接著各戰船的水兵開始操作船舵與風帆,他們已經在登州近海訓練了幾個月的時間,雖然還不能徹底駕馭渤海的水文,可列陣已經完全沒有問題。
整支艦隊開始列陣,而隱藏在南城隍島方向的戰船也一艘接一艘的出現。
隨著戰船的出現,長江水師所有人的臉上出現了緊張與凝重。
整整七十艘大小不一的戰船駛出了南城隍島的北邊,順著西北風向他們駛來。
“敵襲”
當兩方艦隊靠近不足十里的時候,備敵的聲音已經此起彼伏的響起,而在他們的對面,一身甲胄的楊展已經率領五千渤海海軍等候他們多時
明太宗實錄“二月春,上率師往九宮口襲蔚州,諭世子與玉嚴守備,敵至慎毋與戰。”
渤海紀事本末“二月春,成功率水師出旅順,避平倭水師入南城隍島,與瑄遇。”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