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展、崔均所率的四十艘兩千料以上戰船則是向南軍水師發起沖鋒。
旗語不斷在桅桿上的水手手中揮舞,在“全軍突擊”的旗語揮起后不久,各戰船桅桿上又出現了楊展“進一步接敵”的軍令。
“全軍沖啊”
“拿下登州,解放山東”
“吼”
甲板上,作為被解放的一員,曾經的金州降兵,如今的渤海水兵們激揚頓挫的吼叫,各戰船甲板上鼓角齊鳴。
渤海海軍在一片歡呼聲中向南軍水師直插過去,陳瑄也聲嘶力竭的大吼指揮
“所有戰船按照計劃貼緊,用船首的火炮炮擊”
陳瑄已經嘗過渤海海軍穿插過后的左右船舷炮擊威力,因此特意交代了在渤海軍發起沖鋒時,所有戰船緊聯,用船首與船尾的火炮發動炮擊。
然而這一切都成了無用功,他的建議很好,可長江、登萊水師的戰船大多都是一千乃至五百料的戰船,面對三千、兩千料的渤海戰船,完全沒有抵抗之力。
辰時二刻十二分7:42,渤海戰船成功擠入了南軍水師的隊形中,而這一刻,渤海所有戰船接到了來自楊展的旗語全軍開炮
“轟轟轟”
建文二年二月十六日,登州海戰戰斗打響兩刻鐘后,由楊展、崔均率領的兩支分隊突破南軍水師的前軍,兩舷火炮開始一起射擊。
在兩支分隊穿過南軍水師陣型時,兩舷火炮齊射造成了數以百計的南軍水兵傷亡。
船舷毫無破甲能力的南軍水師戰船無法對渤海戰船造成傷害,即便水兵們及時調轉炮口,卻也來不及發射火炮。
渤海海軍的開花彈與實心彈、火繩槍配合得天衣無縫。
盡管南軍水師竭力抵抗,但敗局已定。
北方的平倭水師在側翼遭受長島炮擊,正面遭受渤海海軍鄭峻分隊炮擊的局面下陷入困境。
渤海軍的炮火對準了他們的硬帆,遭到損壞的硬帆四面漏風,西北風不斷地將它們往登萊東側吹動,阻礙了后方戰船的沖鋒。
原本在平倭戰事中屢戰屢勝的楊俅,此刻居然顯得有些“無能”。
平倭水師失去了楊俅統一的指揮后,難以加入登州近海的海戰,即便偶爾有一些戰船突圍,卻在轉瞬間被鄭峻分隊集火,戰船不是擱淺就是被打斷了桅桿。
辰時四刻,在開戰后的四刻鐘后,南軍水師已經死傷慘重,即便陳瑄不愿意再次承認失敗,可還是下達了自己的軍令。
“全軍撤往東邊的威海”
這一刻,陳瑄感到了挫敗。
他自出道以來,從未遭遇過如此慘敗,盡管是在自己不熟悉的方面戰敗,但他依舊心有不甘。
“南軍撤了”
“追擊”
渤海海軍甲板上,所有海軍的水兵歡呼著,還有叫囂追擊的。
只是面對他們的歡呼聲,作為主帥的楊展卻帶著擔憂的目光看向了身后的戰場。
好在南軍撤退的旗語打出后,北邊的平倭水師沒有繼續作戰,而是跟隨陳瑄的南軍水師開始向東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