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展松了一口氣,同時臉上表情也重新沉著起來“全軍停止追擊,救助落水南兵,同時炮擊登州炮臺,掃清炮臺后炮擊城墻,兩日內必須拿下登州城”
“末將領命”
楊展的威望在這一刻達到了最高,渤海軍南下的第一重困難,在他連續兩日的指揮交手下被摧毀。
現在他們要做的就是繼續聽令,然后拿下登州城,接應大軍渡海。
一時間,戰后還能動彈的五十余艘戰船開始在距離二里外的地方炮擊登州灣的炮臺,失去作戰能力的戰船與臨時戰船則是被調往了長島的寺后灣。
“轟轟轟”
絡繹不絕的炮聲開始在登州灣響起,面對渤海軍的炮擊,十二處炮臺無力反擊,只能被動挨打。
戚諫眼見如此,無奈率領炮手們撤入登州城,然而他們走后,渤海軍卻進一步開始炮擊登州城。
從登州灣到登州城,足有三里的距離,是兩千斤洪武鐵炮射程的兩倍。
可即便如此,渤海軍的艦炮依舊打到了這里。
由夯土包磚修建的登州城十分堅固,可在渤海海軍的艦炮面前卻顯得那樣脆弱。
從辰時七刻到未時六刻,在一千多門艦炮接近三個時辰的炮擊下,登州北城被擊垮,同時還能作戰的兩千海軍兵卒登陸登州港。
戚諫眼見登州即將陷落,數萬百姓又無法撤走,于是只能打出旗語投降。
建文二年二月十六日下午申時二刻,登州灣的炮聲終于停了下來,但彌漫的硝煙、濃厚的火藥味仍籠罩在戰場上空。
被擊穿的戰船碎屑在海上漂浮,有的戰船甚至還在燃燒。
登州海戰,渤海海軍一共戰死二百四十六人,傷七百八十三人。
南軍戰死不可計數,楊展估算在三千人,自海上被救起俘虜,以及突圍失敗投降被俘的南軍水兵兵卒為五千四百二十七人。
殺、俘數量加在一起,南軍水師直接減員數量不下共九千人。
南軍水師的五百二十七艘戰船中,有六十七艘被俘,一百一十二艘被擊沉,其他戰船則逃往東方的威海衛。
整個會戰中,渤海軍只損失了十六艘戰船,其中有十二艘還是由馬船改造的臨時戰船,并且毫無致命處,短暫修補過后就能投入使用,反觀南軍水師損失超過三分之一的水兵和戰船,元氣大傷。
除了以上的戰船繳獲,登州灣內的一百二十四艘馬船、烏稍船也被繳獲征用。
不過由于朱高煦的交代,楊展給這些船只的船主寫了欠條,表示會在戰事結束后歸還船只,若有損壞,照原價賠償。
盡管楊展按照朱高煦所交代的做了,但許多商人并不相信渤海軍會歸還他們船只,更別提賠償。
商人們都只能自認倒霉,而楊展則是將這群船只全部投入了運兵任務中。
十七日黃昏,當大批戰船、商船出現在剛修建好的旅順港南邊海域時,城內的朱高煦就得知了消息。
他沒有絲毫懷疑便帶人出了旅順城,因為沒有人比他更清楚渤海戰船對于這個時代的戰船來說,多了多少跨越時代的東西。
果然,當他出現在旅順港的時候,南方的數百艘船只紛紛打著渤海的旌旗開始在海上排隊入灣。
“下令全城民夫和兵卒開始裝船,要以最快時間渡河南下”
朱高煦對身旁的孟章、徐晟、塔失、多爾和齊等人吩咐著,四人聞言開始下令召集全城男丁。
一時間,一車車軍糧、一匹匹馬匹、一筐筐火藥被先后運上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