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蒙古來投
“駕駕”
十九日清晨,經過四日的狂奔,李景隆所率十萬馬步官兵總算抵達了大同,然而得知的消息卻是朱棣只是在大同停留了一日,便繞道從北邊前往了漠南塞外。
顯然,朱棣這是虛晃一槍,讓李景隆所率的十萬馬步官兵跑了一個空。
“燕庶人”
坐在大同城外的營帳里,李景隆沒有生氣,反倒是輕笑搖頭。
朱棣的打法他差不多摸清楚了,就是靠著馬匹充足來調動己方,從而達到分而擊之的效果。
如果不出它的預料,朱棣眼下應該是率大隊馬步官兵出塞外,走開平返回北平,進而去襲擊圍攻北平的吳高、徐凱、俞通淵等部。
“全軍明日開拔,走懷來進攻居庸關,讓房昭率軍配合我軍突進。”
李景隆開口下令,帳內諸將也紛紛作揖應下。
只是在他們應下的同一時間,馬蹄聲在帳外響起,緊接著傳來了匆忙的腳步聲。
一名千戶官居然充當起了塘騎,從帳外走入帳內,緊張半跪作揖,口中還不斷喘著粗氣,顯然來的十分著急。
“大將軍、山東都司八百里加急,我軍水師戰敗于登州,登州已被渤海賊軍淪陷。”
“你說什么”
李景隆忽的站起,相較于朱棣的虛晃一槍,朱高煦的渡海登陸更讓他驚訝。
“登州于十六日巳時淪陷,這封八百里加急是城中細作在城池淪陷前放出,由青州衛指揮衙門發出。”
“十六日巳時”聽著塘騎的話,李景隆算是明白為什么派來的塘騎是千戶官了。
登州距離儲備北征三十萬明軍軍糧的滄州只有不到九百里,而渤海又以精騎突擊為最,若是朱高煦選擇突擊滄州亦或者運河任意一段,那北平的三十萬大軍不用多說也知道是什么下場。
“傳令全軍,拔營走紫荊關返回保定,令俞通淵、平安、陳暉、滕聚等人率騎兵南下滄州,吳高、徐凱駐守涿州、東安。”
李景隆思緒清楚的下令,他要讓俞通淵等人先率兩萬騎兵保住滄州那可供大軍吃半年的軍糧,而他自己則是率領大軍前往德州、東昌保護運河。
北邊的防線,留給吳高、徐凱那十萬人足夠,只要他們不妄出,足夠擋住朱棣。
一時間,伴隨著李景隆的一聲令下,大同城外的十萬明軍開始拔營入關。
與此同時,從大同北邊出塞前往漠南的朱棣,也帶著六萬馬步兵緊趕慢趕的前往開平前屯衛,準備走前屯衛入北平。
遼闊的草原上,由六萬馬步兵和騎兵組成的隊伍自然十分壯觀,盡管眼下的北元還能拿出十萬騎兵,可他們陷入內亂,力量在不斷消耗,誰也不知道他們經過這一輪輪汗位爭奪過后,還能剩下多少兵力。
由于朱元璋多次組織掃北,因此蒙古人都盤踞在漠東北部和漠北一帶,漠南基本看不到蒙古人,因此燕軍隊伍行軍并不算快。
他們時不時還能停下馬來休息,大多數人在馬背上也穿著簡單的鴛鴦戰襖,沒有披甲,只保留了不少三千人披甲備敵。
“王義,你是第一次來漠南吧”
“確實是第一次,此前都在渤海和漠東作戰。”
馬背上,朱棣拉著王義閑聊,與他說著漠南的風土人情,例如什么地方可以打兔子,什么地方有黃羊,還有什么地方容易出現野馬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