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首戰即決戰
“駕駕”
夜色下,舉著火把的馬匹在官道上疾馳。
自新城至諸城,合計有三百五十余里。
這是他們奔襲諸城的第一夜,從子時開始趕路,眼下天色已經微微亮。
三個半時辰的趕路,他們從新城撤到臨淄,渡過了淄水,青州府治所的益都縣距離他們不過四十余里。
“在此休整半個時辰后繼續趕路,今日入夜前要抵達臨朐。”
朱高煦勒馬叫住眾人,六千騎兵紛紛聞聲下馬,顧不得自己喝水,便先將乘馬背上的甲胄、糧食給卸下,同時給軍馬和乘馬喂水喂豆。
每匹一斤豆,三斤水,喂完過后便放任它們自己在就近找草吃。
下馬的朱高煦看著微亮的天色,直接滅了手中火把,然后從懷里拿出幾個已經干硬的餅子吃了幾口后,又用水才勉強將其咽下。
這些東西對于朱高煦來說不算難吃,但對于許多沒有吃過粗面食物的人來說,這絕對不算好吃。
在沒有精加工的這個年代,僅憑石磨來磨碎米麥的這個時代,許多食物都顆粒感十足,吃下去嗓子十分難受。
當然,對于這個時代來說,能一日三餐都吃飽,就已經是普通人最大的奢望。
朱高煦感受著口中那有些咽不下去的粗糧餅,又看了一眼四周坐下休息的兵卒們。
即便他們在渤海已經吃了幾年的精細的米麥,但對于這種粗糧餅子他們依舊吃的很香。
說到底,他們在朱高煦未到渤海前,大多都是一天兩頓,有時還吃不飽的女真野人。
如果不是朱高煦的到來,興許他們要過一輩子那樣的日子。
他們為朱高煦征戰,最開始的目的就是受不得朱高煦被朱允炆那般苛待,想繼續維持這幾年的日子罷了。
盡管他們現在吃著粗糧餅子,但他們知道自家的家人吃的是精細米麥,這就足夠了。
“走”
短暫的半個時辰休整過后,天色已經開始明亮。
太陽雖然還沒出,但他們得繼續趕路了。
時間消逝,很快新城縣外渤海軍消失的消息便被守軍所知,新城縣守將連忙派人將消息送往了北邊的青城縣。
待李堅得到消息時,已經是辰時了。
李堅將消息報往了李景隆他們北上的方向,直到正午李景隆才得到消息。
只是眼下他并沒有時間理會朱高煦,畢竟山東的局勢已經暫時控制住了。
有李堅的四萬大軍在青城,朱高煦便無法向西北進軍威脅滄州和德州。
那邊的盛庸已經抵達淮安,依靠淮河防線,朱高煦也一時難以渡過,因此自己要做的是抓緊時間向北,逼朱棣撤回北平。
李景隆想的很好,可他的舉動卻令人不滿。
“行到陣前,突然撤軍”
京城武英殿內,穿著皇帝常服的朱允炆看著手中的奏疏,心里有股火氣始終發不出來。
殿內,黃子澄、齊泰、暴昭、方孝孺四人站成一排等待他這位皇帝開口,可他還有什么能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