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理應調曹國公南下”黃子澄連忙開口
“渤海賊軍雖然只有四五萬人,可畢竟是善戰之兵。”
“當下之急,應該是調北邊三十萬大軍回防濟南、兗州,同時下令北平各縣自守,等曹國公率三十萬大軍在十五日后南下滅地,再北上反擊。”
黃子澄的話,在六部群臣聽來很有見解,可在齊泰聽來就和放屁一樣。
“德州十萬大軍南下十五日還尚可,可白溝河沿線二十萬大軍想要南下,起碼需要兩個月的時間。”
齊泰著實無奈,只能站出來作揖開口“何況,北邊大軍南下,那僅憑北平各縣之力,定然難以抵擋燕軍兵鋒,屆時燕逆若是只滿足于北平還尚可,若是不滿于北平,而是在鯨吞北平后繼續南下,那曹國公所部三十萬大軍將腹背受敵。”
“若是屆時渤海庶人截斷運河,那僅憑中原之力,絕對難以補給三十萬大軍和百萬民夫。”
“齊尚書恐怕夸大其詞了。”方孝孺站出來開口說道
“如齊尚書所說一般,陳瑄水師足以拱衛長江,那渤海賊軍便失去了水師之利,而我軍則可以從容保護運河,使得江南糧秣源源不斷輸送至徐州、兗州、濟南。”
“如此情況,如何會被渤海賊軍截斷運河”
方孝孺不懂兵事,但他從齊泰的話里找到了漏洞,氣得齊泰握緊拳頭,關節鐵青。
都什么時候了,這群家伙還在挑自己的字眼,當下的問題不應該是解決江北的朱高煦嗎
齊泰懶得反駁,直接對朱允炆作揖
“陛下,如果真的要調兵,也應該是令曹國公接管白溝河,隨后可令江陰侯吳高接手德州的上直精銳。”
“此外,我軍江北無騎兵,必須調越巂侯、平安所部的萬余騎兵南下,如此才能讓盛庸固守到江陰侯率六萬上直精銳南下馳援。”
齊泰很清楚,讓李景隆率兵南下,那北邊的吳高、吳杰、徐凱三人無論是誰,都玩不轉二十萬大軍的規模。
反倒是讓吳高率領六萬上直精銳南下,讓俞通淵和平安南下先和盛庸固守,這才更貼合實際情況。
吳高統帥六萬人毫無問題,盛庸的能力也不用質疑,由他帶著六萬人步卒和一萬騎兵限制渤海也沒問題。
只要他撐到吳高南下,屆時兩軍匯合,十三萬大軍怎么打朱高煦都沒有輸的道理。
想到這里,齊泰死死盯著朱允炆,生怕自家這位陛下腦子一抽就選擇聽信黃子澄和方孝孺的鬼話。
“這”朱允炆想了想三人的建議,到了最后莫名想到了自家皇爺爺的囑托,于是看向齊泰“就按照齊先生的意思辦吧”
“臣謝陛下隆恩”齊泰持著笏板跪在地上,心里的石頭總算落地。
“如此,應該沒問題了”
齊泰放下了心來,自認為自己的布置沒有太大問題。
只是對于朱高煦來說,他的十五日太長了
渤海紀事本末三月末,上孤軍入淮安,拔云梯關,入淮南,江南震動。
明世宗實錄“三月癸卯,上率軍自諸城而下,沿路諸縣皆降,唯云梯關自守,上以火炮擊城,遂拔城,渡黃淮入揚州,天下震動。”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