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午夜驚魂
“嗶嗶”
翌日,在朱允炆時刻關注渤海軍動向的時候,在槐樓鎮休息的渤海軍也在急促的哨聲中起床。
由于身處敵境,全軍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穿上胸甲和裙甲,其余甲胄則是等遭遇突發情況時再穿戴。
借著殘留的糧食,渤海軍算舒服吃了一鍋熱飯。
出發前各隊伍打下白條在屋舍桌上,每屋借住費用五文,以白條蓋印。
印章為木質,各有紋理,每百戶有一枚,紋理各不同,內容則是打白條的百戶是哪支隊伍,算是基礎防偽。
當大軍開拔,不久后他們就再度遭遇了橋梁被破壞的事情,不過好在有朱高煦的安排,等大軍抵達被破壞的橋梁時,橋梁已經修好,大軍順利渡河。
今日他們的目標是南邊的高郵,當年張士誠就憑著這座城擋住了百萬元軍。
當然,說是百萬,但朱高煦估計數量應該在三四十萬左右。
此戰過后,張士誠也十分重視高郵的防務,因此高郵城防可以說十分森嚴。
向高郵而去的這一路上,他們經過了張家港和清水潭,不出意外,這些城鎮的百姓都因為受到了朝廷的宣傳而覺得渤海軍殘暴,盡數逃難去了。
這么一來,倒是方便渤海軍打白條,吃白食。
歷經一日的奔波,趕在黃昏時分朱高煦他們總算抵達高郵城外。
“這高郵城不大,但是城防卻做的不錯,看樣子當年張士誠沒少修補它。”
高郵城北,眺望南邊的高郵城,朱高煦調侃一聲,隨后對眾人吩咐“就在我們后邊的王家巷休整,明日繼續南下,在昭伯鎮扎營。”
“是”陳昶等人作揖應下,而后開始安排大軍休整。
他們的舉動被高郵城守軍看在眼里,連忙駕駛舟船走水門,將消息送往了南邊。
與此同時,分兵而下的孟章、楊展二部也在各自進軍。
孟章帶騎兵,一路走小路南下,所經過的鄉鎮盡量被他所避開,反正如今淮東之地百姓人人自危,衛所守軍根本不敢出城,這倒是給了他們清理痕跡的時間和機會。
倒是相比較他們,楊展所率領的渤海海軍才讓人蹤跡難尋。
他們在云梯關收集了打出的鐵炮彈,又將云梯關守軍的兵器、鐵料盡數熔煉為鐵炮彈后便運著粗糙的鐵炮彈開始南下。
船上,水手們在打磨鐵炮彈,將炮彈表面坑洼不平的地方磨平。
由于船上帶著炮彈的模具,所以制作鐵炮彈對于他們來說并不困難。
鐵模鑄炮雖然有許多弊端,但用來鑄造炮彈卻問題不大。
鐵炮彈這玩意,哪怕在陸地上使用,也不敢保證能全部回收,更別提海上了。
因此,只要鐵炮彈不會損傷炮膛,那就可以用作海上的水戰。
對于渤海水兵的眾人來說,他們的雖然談笑風生,可眉宇間卻始終充斥著一絲憂愁。
他們都知道,南軍水師盤踞在了長江口,并且想要逆流而上強攻長江口的難度,遠比在海上作戰要強得多。
如果沒有當地百姓的幫助,逆流而上的戰船速度不一定會比人在岸上走來快。
一時間,所有人都心情凝重,可在船室之中,楊展卻低著頭書寫這一路海戰的經歷。
從南北城隍島到登州,再到云梯關、再到眼下
在他的筆下,渤海海軍的優缺點被細數了一遍,不過總的來說,優點是大于缺點的。
對于楊展來說,渤海海軍的缺點就是實戰經驗還是太少,這點和平倭水師比不了。
如果把渤海的戰船給平倭水師的水兵,那平倭水師只需要五十艘三千料戰船,就可以清剿藏匿去南洋的倭寇。
“篤篤”
“進來。”
敲門聲響起,楊展頭也不抬的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