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朱高煦的虧后,李景隆也開始熟練效仿渤海軍的火炮戰術,并且十分成功,起碼在對付缺少火炮的燕軍時,效果十分成功。
“騎兵進軍,開陣御敵,他們的火炮應該在一里以外。”
朱棣放出了自己的騎兵,而騎兵也開始繞道準備從別處渡河。
這一幕被南軍的馬步兵所見,雖然他們的數量只有兩萬,可他們還是在李景隆的指揮下脫離主戰場,準備去攔截繞道渡河的燕軍騎兵。
與此同時,房寬所率領的前軍成功渡河,然而他們所面對的是持槍以待的南軍長槍兵。
寬闊百余步的淺灘擠滿了人,南軍以長槍御敵,用火門槍偷襲,戰術與渤海軍的火繩槍戰術十分相似,但威力卻大大不如。
可饒是如此,房寬所部依舊被擊退,朱棣拿著王義“給”他的望遠鏡,肉痛的看著前方不斷被擊垮的前軍。
二十萬南軍與十三萬燕軍對峙于白溝河,雖然只有一處交戰,但各部配合補員,一時間白溝河淺灘中死傷者無數。
面對如此情況,朱棣拔劍開口道“中軍頂上,打開一個口子就能在南岸站穩腳跟”
朱棣命人張玉所率中軍三萬步卒開始頂上,與房寬合計近五萬人。
朱棣本以為張玉和房寬可以輕松站穩腳跟,然而燕軍與南軍剛一交鋒,燕軍長槍手便大敗,死傷甚眾。
兵法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然而面對這樣的局面,朱棣卻敏銳察覺到南軍的行動十分緩慢。
“房寬整軍撤退,丘福你頂上”
朱棣再次下令進攻,南軍的火炮也應聲而響。
這次朱棣看清楚了,南軍配合有些銜接不到位,也就是說如果燕軍硬著頭皮南下,那只要能抓住這處銜接問題,他們就能在南岸站穩腳跟。
“告訴丘福,往涿州衛和太原衛的縫隙插去,一旦突破就立馬穩住陣型,等俺率兵渡江。”
三十余萬大軍的堂堂之陣,不管是燕軍還是南軍,雙方都防備著側翼和后方,尤其是南軍,因此燕軍騎兵遲遲無法建功。
然而,伴隨著朱棣抓住涿州衛和太原衛的縫隙,丘福成功率領數千人渡河并站穩腳跟,眼見前方如此,朱棣立馬揮動馬鞭
“全軍掩殺,擴大南岸陣腳”
“殺”
朱棣一馬當先,而跟在他身后的馬步兵也發起沖鋒。
當消息傳到后方,李景隆不緊不慢的開口“繼續用火炮打,一旦他們陣型不穩固,全軍沖鋒,把他們打回北岸去。”
李景隆雖然對涿州衛和太原衛的配合出現錯誤而不滿,但他清楚眼下不是論罪的時候。
利用白溝河重創朱棣,是他現在必須要完成的事情。
“殺”
亂軍之中,燕軍步步為營,南軍也步步為營,兩方長槍碰撞,朱棣在馬背上馳騁,張弓搭箭,不斷面突南軍兵卒。
“轟轟轟”
忽的,南軍火炮再次發威,燕軍軍陣被貫出缺口,朱棣眼見這一幕連忙準備打馬撤退,可是南軍之中已經有不少人盯上了他。
一時間,箭如雨下,朱棣所乘騎戰馬受創栽倒,他雖然馬術精湛,可還是被摔在了地上。
“殿下”
張玉與丘福沖到前方扶起了他,但此刻南軍軍陣也步步緊逼。
一時間,朱棣身為統帥居然與南軍交鋒,這一幕看得王義皺眉。
“這燕王殿下,沒有殿下那本事干嘛去前面。”
王義吐槽一句,隨后轉頭看向自己身后的兩萬渤海馬步兵
“面突迂回,幫大軍北撤”
“嗶嗶”
專屬渤海的哨聲響起,當下兩萬馬步兵開始渡河。
在他們抵達南岸后,他們在王義的率領下不斷迂回面突放箭,南軍前軍不斷有面部中箭而倒下者。
亂戰之中,朱棣三易戰馬,都被南軍弓箭手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