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片刻,他才緩緩抬頭道“北撤五十里,若是李九江真的率大軍南下,俺就帶七萬馬步騎兵南下截擊他”
伴隨著朱棣開口,姚廣孝心底的石頭也徹底落地。
同時也就在他們商討南下事宜的時候,應天城卻愁云慘淡。
即便已經是黃昏,但行走在街道上的兵卒和官員卻依舊不少。
自朱高煦包圍揚州以來,江南物價飛漲,而朝廷以寶鈔充為軍餉的政策,更是讓整個應天唏噓一片。
朱元璋以鈔抵稅換回的上千萬貫寶鈔,在建文朝廷的政策下,瞬間釋放出了一大半。
不管是長江水師還是平倭水師、揚州守軍、應天守軍和鎮江守軍。
許多兵卒都收到了已經貶值到每貫四百文的寶鈔,不僅如此,這些寶鈔的價值還在不斷下降。
這樣的情況,讓兵卒所獲得的寶鈔越來越不值錢,甚至連一石米都買不到。
這樣的氣氛,使得整個江南守軍防守松懈,而朱允炆卻還在擔心北邊的朱高煦,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內部的問題。
“渤海庶人已經包圍揚州兩日,不出意外的話,明日黃昏越巂侯與平保兒所率一萬鐵騎便會進入揚州府境內,至于吳高和李堅兩部還需要七八日的時間才能進入揚州府,十日左右才能抵達揚州城。”
武英殿內,朱允炆對群臣說著眼前情況,同時打壓道“這渤海庶人看樣子是自投羅網,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朝廷的天羅地網給束縛了。”
朱允炆單純看著雙方紙面情況,對此的齊泰也走上前作揖道
“眼下江南人心浮動,朝廷理應減免賦稅來安定江南人心。”
“臣附議”暴昭也開口附和。
他們二人一開口,眾人紛紛開口附和,似乎江南民情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時候。
對此,朱允炆卻皺了皺眉“眼下朝廷錢糧不足,運河沿岸數千萬石的水次倉糧食難以運往南邊,各都司儲備倉和承宣布政使司的常平倉也無余力,若是還要減免江南賦稅,那”
朱允炆雖說對文人好,可他也不是什么都不懂。
從洪武三十一年到如今,他已經減免了兩次江南賦稅,如果繼續再減免,那江南賦稅就比北方的陜西、山東等地還要低了。
有所減必有所加,如果屆時不能及時解決叛軍,那北方是肯定要加賦稅了,這等于把北方軍民推向朱棣那邊。
因此面對黃子澄和暴昭等人的建議,朱允炆難得選擇駁回,而眾人眼看自己的上疏被駁回也不覺得奇怪。
不過,他們也有辦法能讓朱允炆同意。
“陛下,如今應天城內僅有上直萬余兵卒,以及不到三萬人的五城兵馬司,臣請募鄉勇守城”
方孝孺緩緩開口,朱允炆聞言暗皺眉頭,將目光投向了齊泰。
“臣以為,可募京城鄉勇守城,對招募鄉勇的富戶鄉紳給予蠲免賦稅。”
齊泰自然清楚黃子澄等人的想法,不過他也覺得應天守軍不足,因此在朱允炆失望的目光下選擇了同意。
待他開口后,朱允炆也無可奈何,只能選擇朱批招募鄉勇的新政。
不過在朱批結束后,朱允炆倒是沒有愚蠢的連民間情況都不了解,而是詢問道“朕聽聞近來江南物價飛漲,一貫寶鈔連一石米都買不起,此事是否是真的”
朱允炆質問六部群臣,齊泰倒是不加掩蓋,直接回答“回陛下,確實如此。”
“三軍士氣如何可有怨言”朱允炆擔心詢問,然而方孝孺卻打岔道
“陛下請放心,三軍將士皆知道朝廷難處,況且朝廷也承諾在戰事結束后補發軍餉,陛下不用擔心。”
“那就好”朱允炆頷首,隨后擺手示意眾人可以退下了。
“臣等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