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緩兵之計
“嗶嗶”
初八清晨,伴隨著刺耳的哨聲響起,在萬壽鎮扎營的渤海軍開始有條不紊的起床穿戴甲胄,徐徐出營。
萬壽鎮的一處三樓酒肆上,朱高煦用望遠鏡打量著傳出哨聲的方向,果然看到了烏泱泱的人群從北邊徐徐而下。
“俞、平應該是俞通淵和平安,我沒有猜錯。”
朱高煦收起望遠鏡,轉頭對陳昶、塔失、多爾和齊等人交代“他們要是湊近,就開花彈和火繩槍招呼,若是遠了就用實心彈打,總之全軍不要與其野戰,我軍目的不是來全殲他們的,而是等待渡江。”
“是”陳昶等人作揖應下,很快便下樓前往前后左右四軍。
北方,距離萬壽鎮五里外的空地上,俞通淵瞇著眼睛眺望那幾乎看不清的渤海營盤,在他身旁是乘騎高頭大馬的平安。
“按照盛僉事的話,這渤海庶人似乎并不急于攻城,就好像在等待什么。”
馬背上,平安手提鐵槍侃侃而談,俞通淵聞言頷首“應該是在等長江口的水師進入長江,不過老夫聽聞陳瑄與楊俅已經成功擊退他的水師,若是他繼續在此等待,恐怕要不了多久就會因為糧草耗盡而撤離。”
“不過那樣也好,待他糧草耗盡,我們大可以輕騎側擊其左右,將這渤海庶人生擒活捉。”
俞通淵不曾了解朱高煦的勇力,故而開口說出這樣的話。
一旁的平安聞言,當即開口為俞通淵父子提醒“越巂侯萬不可輕視這渤海庶人,其身負勇力,在關外時便有步戰百人而斬的戰績,還可拽倒野馬,勇力非凡。”
與朱高煦交手,平安倒是冷靜了起來,不像在與朱棣交手時那般沖動,叫囂著要生擒其主帥了。
“步戰百人,這確實是了不得的戰績,不過還不算什么。”俞通淵輕笑撫須,倒不是他瞧不起朱高煦,而是百人斬放在明初并不能算得上很出彩的戰績。
傅友德、花云、瞿能父子,還有他俞家父子都有過百人斬的戰績,不過除了花云以外,倒是還真的沒有像朱高煦這種能步戰殺百人的猛將。
一想到朱高煦的勇力,俞通淵都有些躍躍欲試了起來,想看看這朱高煦到底是眾人吹捧,還是確有本領。
乘馬在二人身后的俞靖更是手握腰間長刀,恨不得現在就殺到渤海陣中,看看朱高煦的本領有多大。
只可惜他們的愿望落空了,整整一日,朱高煦沒有任何動靜,一副要和他們打持久戰的表現。
當然,這其中朱高煦也不是什么都沒做,最起碼長江水師送來了好消息。
“好,有陳瑄和楊俅幫忙,我們渡江的速度將會比預期快上數日。”
獲得了陳瑄與楊俅投誠的消息后,朱高煦并沒有著急驅使他們,因為眼下楊展、徐晟等人還沒有抵達常州府,更別提數百里外的應天府了。
作為攻城方的朱高煦還能沉穩,可作為守城方的建文朝廷卻不斷催促盛庸、平安等人試探渤海兵馬,以此方便吳高、李堅二人率兵南下時能迅速發起進攻。
“定射裝填,預備放”
“轟轟轟”
初九正午,當炮聲在長江以北的萬壽鎮響起,接受朝廷軍令,試探渤海實力的在京聽操騎兵開始試圖對渤海軍進行面突。
然而迎接他們的,是密集的開花彈和一枚枚足以打穿兵卒的實心彈。
一次試探,南軍騎兵折損數十人,這讓俞通淵十分心痛。
俞通淵不敢再輕視朱高煦,只能撤回騎兵,向朝廷詳細描寫了渤海軍的火器犀利,并直言道“陛下僅此一副家當,若揚州危矣,則江南丟失。”
俞通淵發自肺腑的話,沒有贏得朱允炆的尊重,反倒是覺得他在打擊己方士氣。
好在淮南已經無將可換,不然朱允炆恐怕連俞通淵都要換走。
在這樣的僵持中,四月初十的京城廟堂上開始響起了議和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