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翌日,將他叫醒的不是京城的晨鐘暮鼓,而是兇猛沉重的炮聲。
“轟轟轟”
炮聲如雷霆,自東西打來。
距離朝陽門距離不過里許的宮城能清楚聽到那密集的炮聲,那炮聲也催促著朱允炆更衣向著武英殿走去。
晨鐘聲被炮聲掩蓋,整個京城亂成了一鍋粥,所有人都躲在家里不敢出來。
渤海軍從長江和陸地,自東西發動艦炮和野戰炮、攻城炮打擊。
這些鐵炮彈對于青石壘砌的內城城墻來說并無太大的殺傷力,可它們卻足夠將城垛打垮,暴露出后面的守軍,致使守軍不敢冒頭。
當然,炮擊的更主要意義,還是讓整個京城感受到那種末日之下的壓抑,逼迫更多人想著投降。
三月十八日卯時,頂著炮聲,朱允炆來到了奉天殿前的金臺坐下,可出現在他眼前的大臣不過百來人,僅有平日的十分之一。
“陛下,臣請旨與渤海郡王議和,朝廷可將河南、徐州一并封予渤海國。”
人群之中,黃子澄倒沒有跑路,而是繼續守在朱允炆身邊,頑固的諫言。
“賊軍已經兵臨城下,恐怕不會同意。”
暴昭臉色慘白,而齊泰不在此處,他正在主持防務。
倒是方孝孺,被朱允炆委以重任,舉薦弟子通通委任為官的他卻也沒來參加此次朝會。
“京城已經被重重圍困,難以脫身,此時再議和還有何意”
經過昨夜,朱允炆倒是看開了不少,他對著群臣道“國君死社稷,義之正也”
“陛下”聽到朱允炆說這種話,百余名臣子紛紛嚇得跪下。
倒是朱允炆臉上居然還能露出笑容“朕臨終徘徊,還能有臣子相伴,亦不寂寞。”
“請陛下三思朝廷還有機會”
黃子澄聲嘶力竭,可朱允炆卻搖搖頭“朕志決矣”
說罷,他站起身來,踉蹌著走向了內廷。
“陛下”黃子澄等人哭嚎著朝著他離去背影作揖叩首,不多時也四散而去。
誰都知道,京城恐怕撐不住了。
他們開始逃命,企圖躲過渤海軍的搜捕。
與此同時,遭受炮擊的朝陽門守將李忠、張廣被打得抬不起頭,只能躲在城墻根,還得舉著盾牌,防止被城墻上落下的碎石打到。
“這怎么打渤海軍在二里外打我們,我們拿什么打”
張廣舉著盾牌謾罵,同時看向一旁苦著臉的李忠“我記得伱與渤海郡王關系甚好,不如趁這個時候投了他。”
“我可城門處有王指揮使。”李忠猶豫著,但張廣聞言直接拔出刀“爺們去幫你詢問,若是他不愿意,我便替你辦了他,你若升官受了拔擢,別忘了我這好兄弟。”
“這這這”李忠沒想到張廣脾氣那么大,可不等他說完,張廣便帶著自己的百來號人向著朝陽門甬道走去。
李忠見狀,連忙點齊自己的弟兄,緊跟而去。
只是待他跑到甬道的時候,張廣已經手刃了指揮使王珂,正用粗布擦刀。
“開城門不打了”
“娘地,發一堆寶鈔,柴都買不起,打他娘的頭”
“開城門”
炮聲中,朝陽門緩緩打開,李忠和張廣二人脫了甲胄,赤膊上身走出了朝陽門。
“停止炮擊”
“嗶嗶”
陣地上,當拿著望遠鏡的孟章看到朝陽門打開,他立馬詫異的吹響了木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