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進入京城十里,朱高煦便抵達了紫金山下,見到了神道。
他翻身下馬,僅僅帶著孟章、塔失等人便向著山上走去。
孝陵衛被朱允炆撤走了大半,最后的在京萬余精銳中,有半數就是他們,留下了的僅有不到千人。
眼見朱高煦來,他們干脆就投降了,因此朱高煦這一路暢通無阻,很快就走過了四方城、石像、翁仲、文武、金水等具有標志性的建筑,并最終抵達孝陵明樓。
“你們在外候著吧。”
朱高煦轉頭吩咐了一句,最后跨入明樓之中,走在那金磚之上,看著那高高懸掛的朱元璋畫像,與后世那幅圓月臉的畫像相同。
“爺爺,乖孫來看您了。”
朱高煦話里透露著調侃,同時自顧自從一旁取出祭祀所用之香點燃,畢恭畢敬的五拜三叩,最后把三炷香插好。
“您看孫兒來得意氣風發吧”
朱高煦的笑容都憋不住,恨不得拿起他心愛的琵琶就高歌一曲。
從洪武二十六年冬,等到了洪武三十三年夏,天知道他等了這一天多少年。
現在好了,終于得償所愿了
想到這里,朱高煦心情就止不住的好,走在這明樓之中哼著小曲,四處走走看看,瞧瞧比當年老朱帶他來時多了些什么。
不過具體看了看,倒是也沒多什么,畢竟老朱的遺愿是簡葬,朱允炆在這點倒是選擇性聽話了,還真沒陪葬什么貴重東西,貴重東西都留給他自己敗了。
“爺爺,過幾日等我爹回來看您,孫兒走了。”
朱高煦搖頭晃腦的離開,這副模樣讓孟章等人大為新奇。
他們還從未見過自家殿下這般孟浪的樣子,想來是心底十分開心。
“孟章”
“末將在”
下到四方城,朱高煦轉頭吩咐了孟章“休息一夜,明日清晨等火炮抵達,準備接手城墻。”
“末將領命”孟章作揖應下,朱高煦也在孝陵不遠處的一處鎮子找了間空曠的院子住下,同時寫了封信給京城內的朱允炆。
信中意思簡單,朱高煦先是重提了一下老朱生前與朱允炆說的一些事情,又提了朱允炆是如何答應他的,可又是如何做的。
其次,朱高煦又提起了朱允炆擅自發放寶鈔,致使寶鈔再次崩壞,以及他逼死自家叔叔,廢了五個叔叔的事情。
當然,最后朱高煦還是給了朱允炆一點面子,幫他解釋說蠱惑他的人是齊泰、暴昭、黃子澄幾個人,如果愿意清除佞臣,下罪己詔,那還是一個明君。
到時候只要等朱棣南下,他這個做兒子的也會選擇聽父親的話,該撤軍撤軍。
末了,朱高煦還補充了一句,說自己去了一趟紫金山。
其中太祖高皇帝的陵寢被打理的不錯,可興宗皇帝朱標的墓就不是很好了。
身為子侄,自己親手幫朱允炆拔了一些朱標陵墓四周的雜草,不至于變得荒蕪。
這封信,前半部分基本都是真的,后面關于朱標的陵墓,則是朱高煦刻意調戲朱允炆,明眼人都能看出,朱允炆也不例外。
“豎子無禮”
“嘭”
乾清宮內,穿著中衣的朱允炆宛若癲狂,在黑夜里將桌上臺燭打翻,火光點燃奏疏。
身旁的李權與宮女們連忙來滅火,馬皇后則是抱著被嚇得不輕的朱文奎,輕聲哄著他。
虛五歲的朱文奎還不知道自家正在遭遇什么禍難,只能躲在自己母親懷里一個勁的哭。
聽著耳邊的哭聲,朱允炆癱坐在地上,瞧著被焚毀的那些奏疏,心里無比絕望。
他坐擁數十萬大軍,卻不見一支前來勤王救駕。
那盛庸帶著六萬人,卻連阻攔朱高煦渡江都做不到,以至于讓朱高煦親自到城外羞辱自己。
整整一夜,朱允炆從被人從地上扶起,再到坐在榻上,他是如何度過的已經不知,甚至連馬皇后如何安撫他,他也未曾聽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