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螳臂當車者
“你說的都是俺想做的。”
大輅里,對于朱高煦所說的話,朱棣倒是沒有認為夸大其詞。
兩宋的三易回河和元末的戰亂讓北方農業經濟一直處于殘破狀態。
別的不說,單說后世的兩個農業大省,河南和河北來說。
河南在洪武年間的田畝數量才十四萬頃,北平稍多也不過二十六萬頃。
一頃為百畝,也就是說河南只有一千四百萬畝,北平二千六百萬畝。
按理來說,兩省的耕地潛力哪怕無法達到后世的程度,也要恢復到北宋巔峰時期的八千萬畝才對。
盡管這個八千萬畝的數據是推算出來的,但即便按照紙面數據,也應該不少于四千三百萬畝。
現在的問題在于,河南加北平二省人口連五百萬都沒有,能維持眼下的耕地規模已經十分不錯。
所以,遷都北平開墾河北,移民河南開墾當地是必須要做的一件事。
想到這里,朱棣看著朱高煦“你準備怎么移民”
“對北平可以遷都,但對河南,只能強行遷移了。”朱高煦深吸一口氣。
他確實想要天下百姓吃上飯,可一味的仁愛無法讓百姓吃飽。
“直隸、浙江、江西,這一京二省人口遷徙多年,卻依舊有三千萬之數。”
“反觀耕地數量,三省耕地也達到了一億六千余萬畝。”
“父親您是看過百姓種地的,若是有牛馬等牲畜,尚且能種十余畝,但若是沒有牛馬牲畜,便只能操持四五畝。”
“饒是如此,卻也能讓百姓勞累到力盡不知熱的程度。”
“江南的遷移得繼續堅持下去,不管是對西南還是中原,都得加大力度。”
“此外,還需要找準時機,對北邊的蒙古人進行劫掠,劫掠大量牛羊馬匹來幫助百姓提高生產效率。”
“別的地方不提,單單漠東的兀良哈若是能收復,那憑借當地的草原,以及兀良哈人的牧群,每年起碼能為朝廷數萬頭耕牛挽馬。”
“這數萬頭耕牛挽馬丟到任何一處地方,都能取代十數萬人力。”
朱高煦說著生產力的問題,朱棣聞言卻眼前一亮“畜力確實是一個問題,不管是民生還是行軍打仗都需要。”
“俺這幾日看了你爺爺弄的馬政,不能說不好,只是見效太慢了。”
朱棣不止是天子,也是曾經的燕王,大明北邊第一將領。
因此,他很清楚馬匹和馬政的重要性,心里也早就有了更改馬政的想法。
軍馬是冷兵器時代重要的軍事物資,歷代王朝均非常重視軍馬的飼養和管理,故有“馬政,國之重者”之說。
明朝的馬政可謂是集前代的之大成,無論是官牧軍牧民牧,官督民牧,戶馬法,丁馬法,田馬法,茶馬法,市馬法皆有涉獵。
其中以永樂年間是巔峰時期,不過具體它是怎么成為巔峰時期,朱高煦并不了解。
因此,朱高煦也很好奇朱棣會說出什么政策。
“俺和伱說”朱棣眼見朱高煦感興趣,立馬就開始吐露他的腹稿。
簡單來說,洪武年間馬政從朱元璋在定都金陵之初,就已經開始,不過當時的馬政范圍只能存在于應天等六府二州,并且主要是讓百姓牧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