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綸見狀便作揖道“以我們的人目測各地情況來說,孔府及其親眷擁田數百萬畝。”
孔府,這個當初就讓朱高煦不待見的“政治正確”,眼下成為了山東清丈田畝的最大阻礙。
洪武元年,朱元璋賜給孔府祭田兩千頃,收入用于祭祀孔子、四氏學教官俸祿等。
另外,朝廷還在前代基礎上,增加孔府學田,即孔氏家學所屬的土地。
孔府祭田和學田都不向朝廷納稅,孔氏子孫也免除徭役,只有私田需要按規定納稅。
但實際上,即使私田,朝廷也經常給予蠲免,只納很少的稅糧。
除此之外,孔府還有一項稅收特權,就是孔子各廟書院和祭田田莊設立的集市,孔府有權征稅。
孔府的勢力,不僅停留在山東,也在河南、直隸、北平等地擁有大量的田地。
明代的田畝丈量是一筆糊涂賬,所以紙面上孔府擁田百萬畝,可實際上擁有的數量要比紙面數量更多。
如果能抓住罪證,一舉扳倒孔府和其親近的其它鄉紳富戶,那山東的情況就可以得到改善。
原本朱高煦是準備用建文佞臣來扳倒南北孔府的,可他仔細找了找,不管是北孔官員還是南孔官員,他們的罪名都不足以牽扯到整個孔府。
所以從兩個月前,他就讓胡綸去踩點,對孔府的情況做調查。
“有致命的地方嗎”
“沒有”
朱高煦詢問,胡綸卻尷尬搖頭。
“這不怪你,是高皇帝和建庶人給孔府賜田太多了。”
“不過你也不用泄氣,只要停止賜田,他們再想兼并土地,始終會露出馬腳的。”
朱高煦安撫胡綸,同時對他開口道“你的西廠,現在有多少人了”
“算上臣自己,一共有三千六百七十二人。”胡綸不假思索的回答,朱高煦聽后則是想到了剛才姚廣孝的話。
“孔府那邊你留些人查就行,其它人調轉方向,主要給我查沿海走私的事情,看看有多少人牽扯到了走私上。”
姚廣孝說下西洋是需要停的事情,可朱高煦不可能停。
既然如此,他就得掌握下西洋為什么需要停的原因。
走私這種事情,不管南北都有情況。
北邊走私鹽鐵,南邊走私各類物資,單說紅糖一項,每年往來日本所獲利益便可達到十萬貫,其余綢緞、鐵料就更不用多說。
日本鍛造刀劍所用最好的鐵料,就是產自明朝齊魯、閩粵等地的鐵料。
這些貨品的走私利潤很大,足夠撐起一個利益鏈。
趁這個機會,可以抓住一群人的把柄。
“我稍許讓亦失哈調二十萬貫給你,你自己調用,但我要的東西,你想辦法送來。”
“殿下放心”
眼見朱高煦這么說,胡綸也作揖應下。
不過在他應下后,朱高煦還是提醒一句道“你查這些事情,肯定會有人阻礙行賄,只要你守得住本心,該給你的我都會給你。”
“臣惶恐,臣今日一切都為殿下所給予,斷不會為了蠅頭小利而放棄大好前程”
朱高煦的話,讓胡綸連忙作揖表示忠心,他很清楚,朱高煦收拾不了天下所有官員,但朱高煦可以收拾他,而這就足夠了。
何況,朱高煦如今不過二十有一,身強力壯。
別說熬走那群文臣,便是熬走他胡綸都不是問題,他何必要貪戀那些蠅頭小利。
“你清楚就行。”
朱高煦淡淡一句,同時馬車也抵達了傅府門口。
走下馬車,朱高煦看了一眼當初懸掛“穎國公府”牌匾的地方,此時哪里懸掛著“傅左都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