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這才讓傅讓、林粟、張純三人進入神機營學習,調撥火器給他們,準備讓他們返回廣西后練兵,等待朝廷旨意進駐安南。”
朱高煦一開口,朱棣便眼前一亮。
他能掌握的消息,朱棣自然也能掌握,而且朱棣也早就對安南不爽了,因此聽到朱高煦的話后,他不僅沒有阻止,反而支持起來。
“伱能看到安南的事情,俺心甚慰,至于遣派傅讓三人領兵,這未免有些一家獨大了。”
朱棣的口氣,好像準備安插什么人,不過朱高煦也有準備。
“父親說的,兒臣都明白,所以兒臣才會來此,希望父親派幾個人共同練兵出兵。”
“你準備派多少兵馬去平定安南”朱棣詢問朱高煦,準備根據兵馬數量來派遣燕府將領。
“傅讓認為五萬戰兵,十萬民夫足矣。”朱高煦說罷,又補充道
“不過兒臣以為,派駐七萬兵馬,十五萬民夫更能方便在打下安南后治理。”
“兒臣想委任西平侯為平南大將軍,傅讓、楊文為左右將軍,再派孟瑛、林粟、張輔、張純等人隨從。”
朱高煦從燕府之中挑選了張輔和孟瑛兩個新生代武將,因為這兩個人在安南也干得不錯,如果后續駐扎安南,他們留下也能更好治理安南,起到平衡傅讓他們的作用。
“沐春不錯,由他節制三軍,俺倒是也十分放心。”
“你能選張輔和孟瑛,俺倒是覺得眼光不錯,就按照你說的這么辦吧。”
朱棣很滿意朱高煦的安排,畢竟孟瑛和張輔背后是孟善和張玉兩個燕府老臣,派他們兩人去參與平定安南的戰事,燕府諸將也不會有什么意見。
只是說完了安南,朱棣卻提起了新的話題“你對三宣六慰有什么看法”
“三宣六慰”朱高煦倒是沒想到朱棣居然會提起三宣六慰,不過他還是沉吟思緒片刻,隨后給出回應。
“三宣六慰之地有高原、江河、平原,各宣慰司實力不同,能力也不同。”
“自刀干孟被平,麓川勢力銳減,各宣慰司各自為政,倒是一個拆分他們的好時機。”
麓川王朝,盡管它在后世的歷史書中篇幅不大,但實際上他們的力量卻不容忽視。
其國土疆域東起老撾,南至清邁,西到印度瑪納斯河,北至云南大理。
他們建立起了一個自己的朝貢體系,而他們所采取的體制,實際與的秦漢時期的軍功制度極為相似。
在體制規定中,麓川國內領土法定所有權歸屬為國王,每四個男人為一個小組,每人每年必須在軍隊中服役三個月,一年四個人正好輪換完。
正常情況下,他們要從十六歲輪換到五十歲才能解除兵役。
其中,每五個四人組,設置名錄少官進行管理。
每五個錄少官,設置名錄百官進行管理。
每十個錄百管,設置一名錄令官管理。
各級軍事組織官員均直接隸屬于國王,可以獲得國有土地分配,分配土地及賞賜土地又實行軍功爵系統。
上一個對中原王朝構成威脅的軍功制度政權叫高句麗,讓隋唐五代君主崩碎了牙齒。
原本經過朱元璋兩次干碎麓川崛起勢頭,加上朱棣析分麓川,這個麓川王朝已經分裂得無法重聚。
可架不住朱高熾和朱瞻基這對父子對西南政策忽視,直接導致麓川重聚,給朱祁鎮埋了一個大雷。
當然,如果不是朱祁鎮菜而不自知,同時對麓川、福建叛亂和瓦剌動手,他也不至于被俘虜去漠北當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