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饒是如此,朱祁鎮對西南政策,也比朱高熾放任太監在交趾亂搞,朱瞻基放棄交趾還被黎利一通嘲諷要好多了。
好在現在老大已經被冊封就藩昆明,只要昆明的漢王府營造好,他就可以就藩了。
前世他亂搞的西南,這一世由他自己坐鎮。
這么想想,朱高煦還覺得挺戲劇化的。
“你倒是說到點子上了。”
眼看朱高煦這么說,朱棣也摸摸大胡子贊同道“俺看那麓川現在好不容易出現問題,所以準備在上次析分的基礎上,讓永昌的王瑄父子三人遷移建文佞臣前往南甸、干崖、鎮康等地坐鎮實邊。”
朱棣透露了自己召朱高煦前來的原因,說白了就是希望讓朱高煦調王氏父子三人向西南推進。
從永昌到南甸、干崖、鎮康,等同向西南深入二百里。
眼下的大明雖然名義上掌控整個云南和三宣六慰,可實控的地方卻只有三分之一的云南,三宣六慰除了能收取一定數目的金銀差發稅收外,根本做不到實際深入管控。
如果能深入到干崖和南甸、鎮康一帶,那后方的永昌、大理、楚雄和昆明等府就安全了。
“深入這三地并不困難,這三地土地實際上也十分肥沃,只是平原面積不大。”
面對朱棣的想法,朱高煦根據自己前世的經歷給出看法。
鎮康他沒去過,但南甸、干崖這兩塊地方他坐高鐵的時候經過過,是典型的寬谷盆地。
就他記憶中的畫面來看,如果能全部開發出來,以當下的生產力,養活幾十萬人不成問題,而且南甸也被麓川開發了半個多世紀,雖然沒有清丈田畝,但規模應該不小,不然刀干孟也不敢放心的讓南甸供應幾萬大軍的糧草。
“南甸,干崖的情況還行,鎮康我不太了解,父親可以書信讓王兆、王瑄父子三人去看看情況,兒臣可以調亦失哈給父親差事。”
“好”朱棣頷首,有了朱高煦的這幾句話,他對于進一步析分麓川有了自信。
他說了那么多,其實就是想讓朱高煦表態罷了。
現在朱高煦既然表態支持,那他就可以好好謀劃麓川了。
瞧著朱棣高興的模樣,朱高煦也只能在心底輕笑。
如果說一開始他還不明白朱棣的想法,那現在他可太明白了。
不過就算明白了,朱高煦也不準備干涉。
畢竟就歷史而言,朱棣對付麓川確實有一手,自己也暫時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不如就按照他的辦法走。
他能做的,就是想辦法掌控好大明的財政和人口,幫著朱棣鞏固大明在西南的利益。
“既然父親有了想法,那兒臣就告退了。”
朱高煦起身作揖,朱棣聞言卻詫異指向一旁的桌椅“你不準備在這里處理奏疏了”
“每日從東宮來武英殿也麻煩,在東宮待著也挺好的。”朱高煦輕笑,而他退出武英殿的舉動,無疑是增加了朱棣對廟堂的話語權。
他突然讓步的舉動讓朱棣感到驚訝,不過朱高煦也有自己的想法。
經過上次的自省過后,他也想清楚了一些事情。
眼下的他,最應該的還是抓穩東北的教育和軍事,只有牢牢抓住東北產出的人才,他才能掌控大明的財政和人口。
他現在沒有實力派出足夠的官員取代關內官員,所以不管他怎么打壓關內官員,還是得倚重他們治理朝政。
既然如此,他干脆放手,以點來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