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大興教育
“今年天下各地皆有蠲免,加上江南以鈔抵稅,戶部收上來的田賦糧僅有七百二十六萬四千余石,軍屯籽糧一千二百四十六萬七千余石,合計一千九百七十三萬二千四百石”
洪武三十三年冬月初五,當各地布政使司、都司衙門上奏了田賦及軍屯文冊,大明的財政情況也暴露在了朱棣的面前。
看著手中的文冊數額,朱棣皺眉看向前來匯報的郁新及夏原吉、黃福、李至剛等人。
“府庫得補貼多少,才能讓朝廷撐到明年稅賦收取”
“約兩千八百余萬石,四百余萬貫。”郁新有備而來,因此下意識回答。
聽到郁新這么說,朱棣有些愁苦,不由詢問“補貼過后,府庫還有多少錢糧”
“約一千六百余萬石,二百四十六萬貫。”郁新回應的同時,不忘說道“這還是東宮那邊稽查官員所得相加的情況。”
“如果朝廷明年繼續如此支出,大概還有多支出四百余萬石,高皇帝所留府庫,頂多夠維持四年。”
朱高煦已經放慢了腳步,不過大明今年蠲免天下一半賦稅,加上山東、北平等地蠲免全年賦稅,所以支出顯得很大。
原本能維持五年的老底,現在只能維持四年了。
“東宮那邊,有什么答復嗎”
朱棣記得朱高煦說過下東洋能弄來不少錢糧,故而詢問郁新等人。
“太子殿下今日前往龍江船廠,說是明年五月,下東洋船隊就能出發建立朝貢貿易。”
“那也只有半年了。”聽到時間,朱棣寬了寬心。
如果府庫錢糧的事情弄不好,那他的營造北京,析分麓川,北征蒙古這些事情都得耽擱。
不過如果下東洋沒能帶回足夠的利潤,那恐怕廟堂之上的人會群起而攻,自己還得為老二托底。
“俺知道了,還有什么事嗎”
朱棣回應眾人,其中工部尚書黃福聞言也走上前一步“啟奏陛下,臣已經前往松江府探查情況。”
“若是要疏通吳淞江與黃浦江,所調動人力不下于二十萬,耗費錢糧不下百萬。”
“該花的得花。”面對黃福的擔憂,朱棣一句話便敲定了吳淞水患的梳理事宜。
見狀,群臣也紛紛作揖回禮,而后退出了武英殿內。
待他們走后,東宮那邊的奏疏也送了過來,疊成厚厚一堆,足有上百份。
瞧著這些奏疏,朱棣都不由倒吸一口涼氣“這是老二昨夜處理的”
“回陛下,是昨夜處理的。”亦失哈回應,朱棣聞言便勸慰道
“你回去后轉告老二,讓他別太操勞。”
“奴婢領諭”亦失哈應下,隨后退出了武英殿內。
倒是在朱棣關心朱高煦的時候,還算精力充沛的朱高煦則是前往了龍江船廠,來圍觀大船的下水。
“開閘放水”
龍江船廠內,當開閘放水聲傳來,一道道人高的水閘被打開,江水開始涌入船塢之中。
在那船塢四周圍滿了人,朱高煦也是其中一員,而他的目光始終停留在眼前的那艘大船上。
這艘大船長十八丈四尺,寬三丈二尺,水線十四丈七尺,吃水一丈五尺,主桅高十二丈,用料五千,用工兩千六百余人,配有艦炮七十二門,重量從三千斤到一千斤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