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東洋艦隊如果沿著日本、南洋、天竺跑一遭,那其它商幫就得餓肚子。
這樣的情況,也符合朱高煦對下西洋成果的印象。
在他的記憶中,鄭和下西洋一次性就帶回了幾十萬斤香料,以及成箱的珊瑚珍珠。
鄭和七下西洋所帶回的香料,直接讓百官從永樂年間,一直領到了弘治年間才告馨。
不難想象,鄭和七下西洋到底帶回了多少香料,讓大明香料市場遭到了多么嚴重的打擊。
可以說不到三十年時間,把未來一百年的錢都給賺了。
不過要不是這么做,估計永樂年間也沒辦法維持那么多大工程。
好在現在朱高煦來了,大明對南洋的貿易,將會從簡單的一錘子買賣,變成可持續發展的長期買賣。
只是在這之前,他得盯緊這些沿海商幫,最好掌握他們走私證據,等一個合適的時機,把他們連帶被政治獻金的那批官員一起打包帶走。
“盯緊他們,所有的罪證都存檔,沒有我的教令,任何人不得開啟。”
將復雜的海上走私情況了解后,朱高煦也開始對胡綸下令。
胡綸一言不發的作揖應下,朱高煦見狀也沉吟片刻,思考過后才開口道
“西廠的規模還得增加,最好從養濟院之中挑選孤兒培養。”
“東宮的府庫還有十六萬貫錢,你調十萬貫先用著,總之北邊給我盯好山東,南邊給我盯好南直隸和閩浙,順帶監視江西吉安府的那群文官。”
“臣領教。”胡綸應下,隨后見朱高煦不開口,便自覺起身離去。
待他離開不久,回避消息的亦失哈也走進了春和殿內。
他沒有詢問什么事,只是走到了桌案前,為朱高煦面前那杯已經涼透的茶倒水。
朱高煦瞧著他倒茶,過了半晌才漸漸從思緒中走出。
再抬頭時,亦失哈已經放好了水壺,坐在了他常辦事的桌椅后。
“遼東今年入學的學子數量是多少”
“五萬七千六百余人。”
朱高煦一開口,亦失哈便回答了問題,在說完后,亦失哈還開口道“今年正月到現在,山東三府的百姓遷往遼東的有三十六萬四千余人,南逃的有十二萬三千六百人,但都被截獲,遷往了韓州、開平等靠北的地方。”
“不過遼東均地的消息傳開后,他們也不逃跑了,反倒是山東的濟南府、兗州府涌來了不少百姓,都被安置在了青州,數量不下十萬。”
“按照眼下的情況,年底遼東人口應該可以突破五十萬戶,二百萬口。”
“去年運往遼東的糧食,還夠吃到年底。”
“就是”亦失哈頓了頓,然后才開口道“濟南、兗州府的百姓遷徙讓不少鄉紳富戶詬病,衍圣公府也有上疏。”
“父親如何說的”朱高煦閉著眼睛養神詢問。
“陛下說,山東的事情交給殿下他放心,但是衍圣公府也不能怠慢”
亦失哈小心翼翼的說出朱棣的態度,而這也是兩父子政治理念上的一個小沖突。
說到底,朱棣畢竟是這個時代的人,對于孔子和衍圣公后代這種政治正確的事情,朱棣還做不到全面推翻,反而要讓步。
相比較下,朱高煦對孔子雖然尊敬,但對他的后人卻不屑一顧。
不止是衍圣公府,還有江南,還有整個舊體制下的封建官員。
如果不是他現在沒有足夠的政治資本,無法調動足夠數量的政治官員去打倒這群家伙,他恐怕早就動手。
他并不知道解縉等人的想法,可即便他知道了,恐怕也只是輕嗤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