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父不識子
“一二一”
“一二”
“嗶嗶”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好男兒,好男兒,好男兒報國在今朝”
南京觀音山下,當早操與刺耳的哨聲響起,國防大學那占地二百余畝的操場上,數千名身穿鴛鴦戰襖的學子正在喊著口號口號,唱著由朱高煦所“編曲填詞”的從軍歌,意氣風發。
校臺上,三百余名身穿曳撒的武官站成方陣,而檢閱他們的,則是一大清早出現在國防大學的大明永樂皇帝朱棣,以及被他拉來的東宮太子朱高煦。
在這群武官中出現了涇國公陳亨、英國公張玉、武定侯郭英、保定侯孟善等人的身影。
朱棣帶著朱高煦檢閱著他們,直到看到了魏國公徐輝祖的面孔朱棣才停下腳步,不過徐輝祖卻根本不看朱棣。
瞧著他那模樣,朱棣有些惱怒,覺得徐輝祖作為自家人為什么不理解自己。
只是想到了自家徐妹子后,他還是放下了脾氣,掃視了這五位勛臣身后的那三百名武官。
相比較陳亨他們這群四五十歲的勛臣,后方的三百多名武官年紀不一,其中有百余名十分年輕,并且長相與漢人有些細微差別。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們都是朱高煦從神機營之中選拔的中高級武官。
這百余名武官幾乎就是整個神機營的骨干,他們在交接了手中工作后,便參與到了國防大學的教學之中。
即便如此,卻沒有人敢于瞧不起他們,因為論火器作戰,這個時代沒有哪支軍隊比他們更有經驗。
“魏國公,匯報大學情況”
朱棣公事公辦的開口,徐輝祖也向前一步隨后作揖“國防大學現今為永樂一期,現有教習三百四十六人,學院四所,班級二百班,合計學子六千七百九十七人”
徐輝祖匯報完畢后,便后退一步退回隊伍之中,朱棣則是聽得牙疼。
如今雖然已經是永樂元年臘月二十八日,距離除夕夜也不過兩天,可國防大學入學的武官子弟才上了四個月的學。
四個月的時間,一萬四千余武官子弟跑了七千多,這讓他這個皇帝情何以堪。
要不是還有近六千八百人留下,他恐怕已經沒臉了。
想到這里,他回頭看一眼跟著自己的朱高煦“只是開學四個月就跑了這么多人,到來年二期入學的時候,不會只剩下兩三千人吧”
“兒臣也沒想到會跑這么多,不過跑了也好,留著這群意志不堅定的人也無法畢業。”
朱高煦很是無奈,他原本預計到期末還能有七千人,現在看來雖然不至于像朱棣說的兩三千,但估計也不會超過五千人。
這五千人,能在五年后畢業的人恐怕只有不到兩成,剩下的要么留級,要么就退出。
不過他們要是能畢業,那擔任一個百戶綽綽有余,一千人就能帶好十萬人。
“按照你這么弄,剩下還沒消息的一萬六千多武官子弟恐怕明年連入學都不會來,直接選擇平授散階了。”
朱棣擔心看著朱高煦,朱高煦卻坦然道“兒臣早就想過這件事了,因此已經給六軍都督府下了教令。”
“明年正月開始,各地衛所可自行舉薦十名軍戶入國防大學參學。”
“此外,天下武舉也會更改難度,不再有武狀元和武進士,只有武舉人。”
“武舉人不享受任何特權,只有入學國防大學的資格。”
“如此一來,兒臣估計民間與衛所合計能選出上萬人。”
國防大學面向的從來不是武官子弟,而是整個六軍都督府體系下的二百余萬衛所子弟,以及整個天下有意參軍的儒生。
大明共有內、外衛五百五十六個衛,每個衛舉薦十人便是五千五百六十余人,加上民間武舉人,每年萬人入學都只是保守估計。
相比較本就抗拒入學的武官子弟,這上萬有意向的學子,才是朱高煦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