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這些優勢在面對明軍時反而成了劣勢,明軍的火炮威力讓胡季犛至今不敢回想。
就京北、清化的來信看來,兩地城防已經岌岌可危,城破也就在這幾日。
京北還好,倘若真的被攻破還有多邦城,還有紅河
可清化一旦被攻破,那他就真的完了。
只是他又能怎么樣
宣光的兵馬現在調遣是來不及了,升龍和多邦城的兵馬又不足一萬,京北鎮兵馬又被明軍包圍。
此時此刻,他的大虞似乎已經山窮水盡,而這距離開戰不過六日。
明軍的實力遠超胡季犛想象,他明明已經研究過沐春對麓川、云南土司的作戰,料定了明軍會在諒山和王弄山吃癟很久,然而這兩地甚至都沒有堅持超過三天。
“陛下,臣建議遷都沱江鎮興化。”
“臣附議”
“臣等附議”
面對近在咫尺的明軍,十數名胡氏大臣紛紛建議遷都,胡季犛聞言也沒有立馬表態拒絕,而是思考片刻后才開口道“既然如此,遷都沱江興化。”
“陛下圣明”
沱江興化,它距離升龍城的距離并不遠,只是在升龍城西邊一百四十里外,不過它的優點在于它處于安南西邊的長山山脈范圍內,易守難攻,此前通常是越軍鎮壓沱江路車蠻的前沿陣地,可眼下卻成為了胡季犛的救命稻草。
沒有辦法,面對南北夾擊的局面,他只能選擇退往西邊的興化。
倘若真的戰敗,起碼還能逃入長山山脈之中,等待日后東山再起。
“不要驚動百姓,城中兵馬趁夜出城,國主胡漢蒼留守。”
當胡季犛說出這句話,身為大虞國主的胡漢蒼臉色慘白,群臣也面面相覷,但最終沒有說出什么,只是高唱陛下英明,隨后便在胡季犛的示意下退去。
在他們離去后,胡季犛這才走到了胡漢蒼面前,安慰他道“我留一千護衛給你,若是京北鎮丟失,你不要猶豫,立馬逃往興化,我會安排好一切。”
雖說將此次子胡漢蒼扶正為國主,以他為傀儡,但實際上胡季犛還是有留意這個孩子的,不然也不會將國主之位交給他。
如果京北鎮真的丟失,那死守升龍城也毫無作用,不如直接逃往興化。
現在之所以不帶胡漢蒼逃往興化,是擔心陳朝移民得知消息后作亂。
胡漢蒼雖然也能猜到自家父親的用意,可還是忍不住的心里發寒。
“父親,即便退往興化,我們又真的能東山再起嗎”
胡漢蒼額頭滿是細汗,目光帶著絲希望,渴望從胡季犛口中得到帶有希望的答案。
只是面對他的話,胡季犛久久沒有回答,而是過了片刻才回答道“會有機會的。”
說罷,胡季犛拍了拍他的肩膀,胡漢蒼也失魂落魄的離開了勤政殿。
不多時,滿載糧草財貨的騾車在夜色掩護下出城,其中一輛馬車里坐著穿著國主常服的胡季犛。
他戀戀不舍的看了一眼夜色下的升龍城,最后在三千多護衛的保護下前往了一百三十里外的興華鎮。
他心里很清楚,如果京北和宣光守不住,那興化被陷落也不過只是時間問題。
因此逃入長山之中才是他唯一的出路,他現在必須抓緊時間在長山布置。
這般想著,他也漸漸遠離了升龍城,而天邊也泛起了一抹魚肚白。
“轟轟轟”
冬月二十一日,明軍挺進安南的第七天,伴隨著火炮作響,此次被炮擊的不僅是清化與京北,還有身處安南西北的宣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