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北方人口第一大省,即便遷徙了百萬百姓遷往遼東,山東之地的人口相比較北方各省也依舊稠密。
從夾溝水驛下船開始,隊伍一路北上都能看到在官道兩旁務農的百姓。
這個季節的山東百姓依舊在忙著春耕,為了了解他們,朱棣特意帶著徐皇后換上了細紗材質的衣服。
雖說百姓可以穿細紗,但這種材質的一身衣服便頂農民兩畝地的收入,除了一些小地主舍得穿外,普通的富農和百姓是絕對舍不得買這種衣服穿著的。
隨著朱棣乘坐馬車在幾十名騎兵的護衛下來到遠離官道的鄉里,當地的里長與糧長也得到了消息,連忙前來迎接二人。
“小溝河村里長張平糧長王武,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作為小溝河村的里長與糧長,張平與王武從沒想到自己居然還能見到皇帝和皇后。
他們匍匐在土地上,等待皇帝的發話。
“都起來吧,對百姓就說俺是知縣,俺就是想來看看山東新政如何了。”
朱棣脫口而出的“俺”讓張平和王武愣住了,二人面面相覷,顯然沒想到皇帝居然以俺作為自稱。
“你們倆這個年紀就當上胥吏,擔任里長和糧長了”
朱棣看著只有十八九歲的二人,不免有些疑惑他們為什么這么年輕。
“回陛下”反應過來的二人看著被騎兵護衛的朱棣與旁邊慈善的徐皇后,頓了頓后解釋道
“渤海畢業擔任胥吏的學子,多以十五到二十五為主,臣二人已經算是年紀較大的了。”
“喔”這倒是令朱棣有些詫異,一旁的徐皇后也開口詢問道
“你們這個年紀就要對付鄉野的百姓,為他們丈量田畝,齊民編戶,收取賦稅,就沒有遭遇刁難嗎”
徐皇后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人,她很清楚鄉野百姓之中也有難纏之人,故此知道在鄉野辦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像張平二人這般年紀,正是被人輕視的時候,想來也吃了不少苦頭。
“回殿下”
王武作為收糧的里長,見徐皇后詢問便回答道“一開始是有,不過遇到這些人,我們便分出一人前往鎮上,請軍中弟兄前來,罰鬧事之人徭役半個月。”
“長此以往下來,村里便再沒有人鬧事,況且朝廷收的糧食并不算多。”
“十賦一還不算多嗎”朱棣捋了捋自己的大胡子,他一直覺得自家老二對山東盤剝甚重,故此才會說要來山東走一走。
“比起洪武年間已經少了很多了。”王武見皇帝開口,當即便解釋起來。
只是面對他的解釋,朱棣是一點都不相信,直接對身邊的徐增壽、王彥等人說道“你們派兩個人看著他們,其他人跟俺進村看看。”
“臣領命”徐增壽等人應下,朱棣卻瞪了他們一眼“叫俺知縣。”
“是知縣。”徐增壽與王彥面面相覷,憋著笑點了點頭。
“知縣,我們不進村,恐怕村民不會輕易與你們交談。”
張平與王武見皇帝要派人看守自己,當即便作揖提醒起來。
“哼”朱棣聞言卻冷哼道“俺看你們是怕百姓告訴俺實情,所以才故意這么說。”
“你們讓俺帶你們一起去,俺偏不”
說罷,朱棣便趾高氣昂的走進了小溝河村,倒是徐皇后沒有跟上,詢問二人道“為何百姓不敢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