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老二能鎮得住”
朱棣瞇了瞇眼睛,看著李遠將兩萬六千步兵一分為二,準備繞過石墻夾擊兀良哈大軍。
與此同時,左右指揮五千騎兵的李失、李齊也開始跟上步兵隊伍,以此保證能在關鍵時刻保護己方側翼。
“聞號角聲出擊”
看著明軍主力出陣,挨了一個小時炮擊的脫魯忽察兒終于下令。
很快,一萬六千披甲騎兵上了馬匹隨時準備居高臨下的沖擊明軍左右軍陣。
一萬六千騎兵正面沖擊兩萬六千步兵并不占優勢,所以他們要做的是利用機動性去迂回背擊,亦或者是側擊。
一旦能夠成功,那戰果不用多說。
只是現在擺在他們的問題在于掩護明軍步卒側翼的騎兵。
“左右各自分出三千精騎去糾纏明軍騎兵,剩余的騎兵以明甲扎甲騎兵沖陣為主,輕甲的緊跟明甲騎兵。”
脫魯忽察兒說著自己的計劃,自大寧慘敗后,兀良哈的明甲騎兵數量驟減,如今只能拉出不到四千人。
他想的就是以這四千人為矛頭,穿戴皮甲的輕騎為矛桿,從明軍側翼與背后捅穿他們。
很快,軍令開始傳達,明軍方陣也來到了山坡下,并開始登上這只有十五度左右的緩坡。
一開始他們還算輕松,可隨著距離不斷往上,軍陣的陣容也開始有些紊亂。
“步步為營,不要著急”
朱棣在后方觀察,嚴聲再次提醒,王彥也連忙派塘騎去反復告訴李遠。
得了朱棣的再次提醒,李遠也開始讓步卒放緩腳步,陣容重新嚴密起來。
不過這個時候檑木與滾石開始被投擲,有棱有角的滾石還好說,在這十五度緩坡里不一定能滾多遠,但檑木就不同了。
檑木從山坡上被拋下,速度越滾越快,哪怕有刀牌手的盾陣也無法擋住,要么被砸開底部,要么就是順著盾陣滾上空中,隨后落下直接將明軍砸死。
瞧著弟兄出現死傷,李遠有些著急。
如果不是朱棣提醒了他步步為營,并且是反復提醒,恐怕他現在已經讓騎兵出擊了。
“”
看著明軍不驕不躁的陣容,脫魯忽察兒只覺得一口氣上不來,整個人都恍惚了。
“如何什么時候可以動手”
部分貴族還看不清形勢,脫魯忽察兒見狀搖了搖頭“沒機會了。”
“沒機會也要創造,大不了把一萬六千人聚到一起,我就不信一萬六千人沖不垮一萬三四千的明軍。”
貴族們想要集結優勢兵力,居高臨下的對明軍發動沖擊。
此時此刻,似乎也只有這一個辦法可行了。
“改變軍令,向右翼明軍發動沖鋒。”
脫魯忽察兒接受了貴族們的提議,很快一萬六千騎兵以四千明甲騎兵為矛頭,一萬二千皮甲騎兵為矛桿發動沖鋒。
他們居高臨下,戰馬向下,對身處低地的明軍左翼一萬四千人發動了沖鋒。
“掩護我軍兩掖”
李失吹響木哨,他麾下兩千騎兵一分為二,開始掩護己方側翼。
然而面對居高臨下的沖鋒,李失手上的騎兵太少了。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