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新從朱高煦手中接過奏疏,起身便要去偏殿修改。
朱高煦見狀開口道“把碗里的飯菜也拿去,一邊處理一邊吃吧,我估計你在我夫妻面前也吃不下去。”
“臣”郁新面露羞愧,剛想說什么,卻見朱高煦笑著擺手,示意他快些去處理。
見狀,郁新便端著自己的碗筷去了春和殿的偏殿。
不多時,偏殿之中就傳出了算盤敲打的聲音。
中間朱高煦還讓亦失哈去給郁新添了飯菜,不過郁新終究是在戶部熬了太多年,傷及了根本,所以吃不了許多飯菜。
大約一刻鐘過去,隨著朱高煦夫妻二人吃完,郭琰也抱著朱瞻壑離開了春和殿,而郁新也總算處理好了這件事,將新的奏疏遞到了朱高煦面前。
永樂新制正一品月俸祿米四十石,錢十六貫,從一品
從九品月俸祿米二石,錢一貫偏遠諸省加一貫
天下文武官員總歲祿米五百八十七萬六千四百四十石,錢一百七十萬六千四百一十五貫
簡單更改過后,這份永樂年間的俸祿表顯得合理了許多,在末了郁新還算出了文武官員總祿。
“如果算上胥吏和兵卒的俸祿,那大概有多少”
朱高煦對官員俸祿還算滿意,現在只需要知道兵卒和胥吏的俸祿就能知道永樂年間大概的俸祿支出會是多少了。
“如果都折錢,大概是歲祿米二千七百余萬石,錢八百萬貫左右。”
“歲祿米還好說,錢的話朝廷確實拿不出。”
郁新說出了大概的情況,朱高煦也點頭頷首“放心,如今時機還不成熟,我不會讓胥吏與兵卒俸祿折錢。”
說著說著,朱高煦突然覺得有些疲憊,他看著年紀不過五十八歲,看上去卻和后世七十歲老人差不多的郁新感慨道
“若是你再年輕十歲,天下遂可清明矣”
朱高煦這話有些夸張了,但這也表達了他對郁新的不舍。
郁新欲言又止,朱高煦卻抬手道“我想讓你安度晚年,你這把年紀多休息休息,花花時間陪陪家人也是好的。”
朱高煦雖然不舍郁新離開,但也不想他累死在任上。
讓他提前兩年退休,說不定他能多活四五年,這對郁新本人來說才是最大的恩典。
“好好帶帶郭資吧,我聽說他做的還行,雖然不如你,但也湊合了。”
“臣告退”
見朱高煦這么說,郁新將自己的話憋了回去,抬手作揖后便轉身離開了春和殿。
瞧著他離去的背影,朱高煦感慨萬千,只覺得郁新的退場,就好像是洪武年間遺留文臣的陸續退場。
“希望夏原吉能如歷史上一樣長壽些吧。”
搖了搖頭,朱高煦返回偏殿處理奏疏,倒也沒什么心思聽那靡靡之音了。
倒是相較于他和郁新的君臣不舍,此刻的北鎮撫司詔獄中卻響徹哀嚎。
“我將你當兄弟,你卻在私下捅老子刀子。”
昏暗的牢房內,紀綱脫下自己的賜服,面容平淡的看著幾名錦衣衛將一名男子捆在架子上。
“我再說一次,說出來是誰讓你干的。”
紀綱將拿起了一根鞭子,鞭子上有細密的倒刺。
“我我不能說”
同為錦衣衛,那男子自然知道這鞭子挨一下有多痛,可他根本不敢說出背后的人是誰。
“那就別怪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