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城要緊緊跟隨大明,那自然要學習大明。
這個問題占巴的賴十分清楚,作為禮物送出者的鄭和更清楚。
“真不知道殿下為什么要送這么多免費的衣服綢緞和書籍。”
沙船將鄭和他們送上了坐船,隨行的官員眼見回到了自己的地盤,也問出了自己在意的問題。
這次的下西洋中,鄭和帶了不少郡王的服飾,以及各種各樣的賜服,還有官服和官印、文化類的大量翻譯書籍。
這些東西,基本都是屬于賞賜類的物品,毫無疑問是賠錢買賣,但朱高煦卻很樂意做這筆賠錢買賣。
縱觀明代,大明對周邊國家的文化滲透主要還是以朝鮮、安南、琉球等國,對中南半島的滲透雖然也有,但無法長期保持,所以后來歐洲人進入后,很容易就摧毀了當地的漢化工作。
生產力注定了大明無法控制整個東南亞,但大明可以通過文化來慢慢滲透并控制他們。
建立穩定的朝貢體系,同時對這些藩屬國進行文化滲透,這就是朱高煦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完成并建立秩序的事情。
正如眼下,鄭和正在按照朱高煦說的,對整個東南亞地區進行文化滲透。
“讓他們學習我漢家文化,這樣才方便日后控制他們。”
面對官員們的話,走上前迎接鄭和的崔均開口解釋。
他雖然年輕卻很有遠見,讓鄭和止不住的點頭認可。
“確實如此,不過必須得持續下去才行,這群國家畢竟與安南、朝鮮不同。”
楊展坐在了甲板的馬札上,擦了擦額頭的汗水并對鄭和說道
“占城雖然人口還行,但商業不算發達,其中引以為傲的奴隸商品朝廷也不需要,這次買賣估計沒賺多少吧”
他講述了占城國的大致情況,對此鄭和卻搖了搖頭“賺了不少。”
“賺了”楊展愣了下,隨后便見鄭和拿出了那本已經清點匯總的文冊。
“象牙五千二百斤、沉香兩萬斤、黃蠟六萬斤、烏木三萬四千斤、犀牛角六百個,還有”
鄭和說了一堆,最后以“七百六十二頭耕牛作為結尾。”
“耕牛派船送往安南給移民,剩下的這些東西運回國內交給戶部販賣,起碼能收獲十萬貫。”
“加上我們商品販賣的六萬余貫凈利潤,僅占城一國就收獲了十六萬貫。”
說到這里,鄭和忍不住看向那無垠的大海。
“這趟下西洋走完,真不知道能帶回多少東西”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