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帖木兒東征
“噼里啪啦”
“轟轟轟”
爆竹聲中一歲除,在新年之際,南京城內外喧囂非凡。
長江清晨的濃霧中透著一股子的硫磺硝石味,南京城的城墻上的一排排的大炮,伴隨著爆竹聲一起轟鳴。
站在城墻上,士兵們穿戴甲胄,嚴肅而莊重,迎著江風,高唱從軍歌來歡迎新年的到來。
內城之中,紅燈籠高掛在大街小巷的各處牌坊,長街之上熙熙攘攘,就連巷子里都熱鬧非凡,似乎整個應天府的百姓都擠進了南京城,將城池擠得水泄不通。
行人們身著新年盛裝,歡歌笑語,慶祝這一年的來臨,攤販們推著小車,艱難的穿梭于人流中。
他們有的在招攬生意,有的在賣著五味瓜子、糖葫蘆和糖藕等小吃。
夾雜在人群里的小孩子們,手里緊握著打鼓的小棍棒,為自己找點樂子,躍躍欲試地玩耍著。
“兒臣以為,朝廷距上次更改百官俸祿已經過去十年,如今新朝新氣象,物價工價皆有不同,加之朝廷得了西南和海外的銅錢,理當更改俸祿舊制,制定新制。”
蠲免秋糧是不可能的,因為大明的秋糧達到了三千五百萬石定額占比的八成,但蠲免夏糧是可以的。
到了宋朝,放假都能放出花樣來。
朱棣其實早就看過這本文冊,當下不過是和朱高煦演戲給群臣看罷了。
“臣等謝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假期,這不是后世人獨有的制度,而是從古至今傳下來的制度。
“倘若有官吏敢于私收夏糧,依律處置。”
郭資與朱棣關系親近,因此才敢在新年之際駁回朱棣的提議。
瞧朱高煦這話的意思,顯然是準備提高百官俸祿,想到這里群臣紛紛翹首以盼。
朱高煦繼續站出來開口,不過口中說出來的話卻讓群臣感到陌生。
誠然朱元璋給的俸祿不算多,但也絕對不算少,尤其是朱元璋在聽從朱高煦的建議,取消俸祿折半為寶鈔后,官員們依靠俸祿也算能過得不錯。
不僅如此,休假制度擴展到官員以外所有服役的人群。
在朱棣說罷,身穿冕服的朱高煦也站出來作揖,而朱棣見狀也頷首“準。”
“今歲夏糧免除,給百姓肩頭的負擔減輕些份量”
事情要做就得做的張揚,大朝會顯然就是不錯的發揮場所。
“陛下,兒臣有事啟奏。”
官員們的半成俸祿可不算少了,如果每個十年都能增加半成,那他們也不至于叫苦了,更不用說銅錢撥付一般俸祿,這對于群臣來說節省了不少時間和精力。
朱高煦的話一說出來,武英殿內外數千名官員紛紛咽了咽口水。
“按照文冊上的,從元宵過后開始執行吧。”
身穿冕服的朱棣用手撥開了冕旒,一目十行的翻看完了這本新朝百官俸祿的文冊,不由贊賞道
“相較于原本基礎增加了半成,偏遠地區官員增加二成,俸祿折半以銅錢撥付,不錯”
此時,南京城的任意一條街巷都被裝飾得十分喜慶,到處都是紅色的燈籠,顯得特別的熱鬧。
這半個月,他與朱高煦討論了許多,發現不管怎么降低賦稅,貪官污吏都不會放過盤剝百姓的機會。
“這是兒臣與戶部尚書郭資、前戶部尚書郁新所商定的永樂朝俸祿冊,請陛下閱覽。”
朱高煦話音落下,王彥也從一旁將早早準備的文冊遞給了朱棣。
然而,如果天天都在休息,過著“咸魚”般的生活,顯然也無法適應工作的需要。
“陛下,兒臣還以為,可酌情增加百官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