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北征給朱棣帶來的并不是戰爭勝利和開疆拓土的喜悅,而是對于山東百姓口中所說負擔的沉重。
“此為百姓之福,然還是需要戶部籌謀計算才能知道是否會影響國庫。”
朱棣開口應下后,群臣紛紛跪下唱禮。
伴隨著朱棣開口,奉天殿內的群臣面面相覷,新任戶部尚書郭資走上前來作揖
另外,宋朝的地方官衙,每年臘月二十就停止辦公了,叫作“封印”,讓官員準備回家過年,直到來年的正月二十日才“開印”。
因此,想要惠利百姓只有兩個辦法,一個就是按照朱高煦的想法,一個個行省的推行新政,讓朝廷能牢牢把控好基層。
無論是什么人,都無法一直維持某一種狀態,即便是皇帝與大臣也不例外。
對于他的話,朱棣也沒有放在心上,只是說道“這事情盡管算好,一旦確認沒有什么影響,便立馬下發各地。”
似乎為了慶祝這份熱鬧,奉天殿內的朱棣也在新年宣布了一件事情。
隨著帝國局勢的穩定,各種規章制度也日漸成全,官員的請假手續日益完善,如果一個人未經皇帝批準擅自休假,他大概率會遭到懲罰,反之,如果一個人常年不休息,也可能被皇帝厭煩。
漢朝時官員平均下來每年放假六十天,唐朝的節日假總共有五十三天,再加上平時的旬假,唐朝官員每年的假日至少能達到一百天。
免除夏糧,其實也就等同免除北方的負擔,因為南方夏糧收成并不算多。
因此,如何讓官僚群體在不降低效率的前提下,更好的發揮自己的效能,就成為古代統治集團思索很久的一個問題。
雖說基礎放假制度與唐朝相同,仍是十日一休,與唐朝不同的是,宋朝還擴充了很多節令假。
其次就是大規模的蠲免,直接派出官員告訴地方不能收稅。
這樣算下來,宋朝官員過年實際能放假一個月。
總之大大小小節日加起來,再加上一年三十六天的旬修,以及探親,婚喪嫁娶之類的假期,差不多能維持在一百一十天左右。
相較于宋朝那毫無節制的假期,明代的假期顯然是得到了嚴格把控。
洪武年間制定的假期主要包括正旦放假五天,冬至放假三天,元宵節放假十天,加上皇帝與皇后生日的兩天,全年假期只有二十天。
這樣的節假日讓官員過得苦不堪言,如果不是迫于朱元璋給的壓力,恐怕早就有人忍受不住上疏了。
如今這樣的事情總算被人提了出來,這讓群臣十分高興,唯一的詫異就是提出這事情的人居然是朱高煦。
朱高煦和文官們的關系怎么樣不用多說,因此當他站出來的時候,群臣們多少都有些防范。
對于他們的防范,朱高煦并不在意,畢竟在他看來,老朱制定的許多東西都有些反人類。
老朱總覺得自己可以做到的,旁人也能做到。
然而事實證明,他能做到的,旁人還真的做不到。
就拿他制定的財政體系來說,他在世的時候還能玩轉,到朱棣和朱高煦這里,便是兩人聯合處理都有些吃力,所以朱高煦才分出了一部分權力給戶部。
財政是這樣,其它制度也是這樣。
朱高煦倒不認為要多放假才能處理好政務,只是覺得放假肯定是要合理且足夠的,二十天未免太少了。
“兒臣建議,每月增加月假三日,加上洪武年間的二十天節休,全年休假五十六日。”
朱高煦一開口,百官假期一下子在原基礎上翻了近兩倍,這讓群臣瞪大了眼睛,紛紛看著朱高煦,懷疑今日東宮被鬼上身了。
“嗯”
朱棣捋了捋自己的胡子,想了想后才點頭道“從今年開始這么辦吧。”
“臣,謝陛下隆恩”
增加了假期,這對于群臣來說都是值得慶賀的事情,他們紛紛跪下回禮。
見狀,朱棣也沒有多說什么,只是讓六部和五軍都督府相繼匯報了去年的總結和情況。
對于這個流程,群臣主要吃驚朝廷人口突破了七千萬,土地突破了五億畝,其余倒是沒有太大的變化。
直到散朝,群臣們還沒從漲俸祿和假日翻倍的驚喜中走出來,看向朱高煦的目光都多了些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