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三佛齊內部的矛盾也和文化一樣豐富。
梁道明與大明官員交談結束后一言不發的就帶著眾人往王宮趕回,這讓眾人心情忐忑。
很快,他們來到了一處石砌的褐色古樸宮城前,他們穿過了那具有馬來和部分清真風格的城墻,來到了鮮有中式風格的宮殿之中。
說是宮殿,但面積也不過二三分地,僅夠容納百人站立,如果都要坐下,那甚至只能有五六十人在內。
梁道明坐上了自己的椅子,隨后才將手中的大明東宮教令遞給了身邊的男人。
那男人年紀五十上下,整個人就好像一個地里刨食半輩子,休息不過年,身上還有濃厚農民氣息的老農民。
他看了看教令,臉上表情有些愕然,隨后將教令傳給其他人。
眾人一個接一個的查看教令內容,直到他們所有人都看完,已經整整一個時辰過去了,效率緩慢。
“國主,您怎么看”
人群中,先前勸導梁道明的另一個人開口詢問,眾人紛紛看向他,這讓他感受到了他肩頭的壓力。
“明天朝廷的艦隊主力會抵達巨港,不過他們承諾會在海上停泊三日,等待我們的消息。”
“我的意思是,先看看明日的朝廷艦隊規模到底如何,然后再判斷是要接受招撫還是對抗。”
“想來你們也都看到了,太子殿下對巨港的治理確實很有見解,如果巨港在朝廷手中,肯定會比在我們手中要好,而且滿者伯夷也會因為懼怕朝廷而停下對我們的進攻。”
“也就是說,只要朝廷來了,并且能執行教令上的各種條件,那巨港和就近的百姓都能享受太平了。”
“到時候,我們可以前往朝廷任職,余蔭后代。”
梁道明話里的意思還是很明顯的,盡管他說要等明天看到艦隊才做打算,可眾人都知道他是偏向于接受招撫的。
這也并不奇怪,能以衛指揮使的身份返回家鄉,這對于追求舒坦的人來說,可比在海外當所謂的國主要舒坦多了。
“我贊成”
“我也是”
一時間,附和梁道明的人眾多,畢竟他們大多數都是因為元末明初戰亂才南下,亦或者因為家境貧苦才南下。
如今可以帶著富貴光明正大回鄉做官,還能繼續在家鄉享受富貴,免去自己的罪刑,這樣的選擇誰都知道怎么選。
漢人想要衣錦還鄉,馬來人則是想要和平。
他們已經和滿者伯夷斗了整整八年,誰都不想再繼續下去了。
現在大明的出現,確實是他們所能觸及的曙光,而且就大明開出的條件來說,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馬來百姓也難以拒絕。
施進卿看著這一幕,雖然有意反抗,但卻不得不點頭附和。
目光一直停留在他身上的梁道明見他附和,眼神立馬就柔和了起來。
說到底來到南洋討生活的都不是什么良人,如果施進卿為了一個人的私欲而害得大家錯過這個機會,那大家不會介意除掉他。
“既然這樣,那就等明日清晨去港口等待,看看朝廷的艦隊的規模到底有沒有那群商人吹噓的龐大。”
“哈哈哈哈”
眾人聞言,紛紛哈哈大笑,但不是不相信,而是為了事情能敲定而高興。
整整一夜,這一夜里許多人輾轉反側,有的人睡著了,有的人則是熬了整整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