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鄭和指揮艦隊入港,他立馬就能下令全軍進攻,利用船只數量優勢和人數優勢來取得勝利。
十日前,陳祖義宣布接受朝廷的招安,這讓渤淋邦城內外聚集起來的所有武裝商人、水兵都忿忿不平,負固不賓。
“投石機和弩炮我已經準備好了,就等朝廷的艦隊入港,一舉將他們全殲。”
“另外,一旦全隊進入港內,后軍時刻警惕海上。”
現在是漲潮時間,自己的水師完全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使得火船一舉建功。
它們的射速不如陳祖義的海盜軍團,但它們的威力絕對遠超他們。
眼看著一幕,陳祖義與許多海盜頭目頭皮發麻,他們不是沒有和明軍交過手,只是以前明軍的碗口銃、洪武鐵炮根本沒有那么大威力。
大部分石頭由于楊展的提前疏散而落入海中,少部分的石頭砸穿了戰船甲板,弩箭則是射穿了戰船的船舷,明軍死傷不淺。
“轟轟轟”
“嗯”楊展點頭,崔均聞言也轉身離去,開始吩咐各艦時刻準備作戰反擊。
和倭寇、海盜作戰多年的他十分清楚倭寇和海盜的作戰習慣,結合這詭異的氣氛,楊展不假思索的對崔均下令
當刺耳的哨聲響起,早已準備好火炮齊齊作響。
如他所期盼的一樣,當北方的海上力量聽到南方響起炮聲后,當即就決定南下圍殲明軍艦隊。
“現在是漲潮的時候,如果這陳祖義真的詐降,那肯定會利用火船來進攻,讓后軍準備好霰彈,等敵船靠近百步一舉炮擊。”
作為正使的鄭和得知消息后,當即向楊展的艦船揮舞旗語,示意各艦已經準備好,隨時可以炮擊渤淋邦港。
時間一點點過去,渤淋邦港上的水兵開始頻繁行動,這樣的舉動更讓楊展確定了陳祖義是詐降。
只是它們的速度太慢,等到他們出現在明軍后方時,明軍已經對渤淋邦港上進行了十二輪炮擊,整個半個時辰的時間里,陳祖義麾下海盜死傷慘重,港內近海屋舍盡數化作廢墟。
“后方來敵,打旗語,先遠程石彈炮擊,等靠近了用霰彈”
坐鎮后軍的崔均有條不紊下令,眼看著那數百艘船只靠近,卻根本不慌不亂。
相較于明軍最低一艘三千料的戰船,陳祖義麾下海盜最大的船只也就是五六百料的福船。
這種船別說炮擊,就是撞都能把它們撞沉。
“定射裝填,實心彈預備,高度自調,準備點火”
“轟轟轟”
沉悶的炮聲作響,后軍二十余艘戰船瞬間打出數百枚炮彈。
二十斤的沉重花崗巖石彈在瞬間打穿那五六百料的福船,海水不斷涌入船內。
僅是第一排炮彈,陳祖義麾下海盜船就被擊沉十余艘,重創數十艘。
中彈的許多海盜船嚇得神慌意亂,有的甚至直接脫離隊伍,向遠方逃亡。
很快,一艘艘數十料的小船裝滿了火藥和火油,氣勢洶洶的朝著海軍的艦隊沖來,似乎要以這種形式重創海軍。
面對他們的進攻,崔均讓全軍轉滿船舵,將早早準備好霰彈的另一側船舷火炮暴露出來。
“點火”
“轟轟轟”
數十枚鵪鶉蛋大小所組成的霰彈被裝到一起發射出去,在火船距離艦隊不足百步的時候,如冰雹一般橫掃火船。
由于火船大多由烏稍船改造,因此根本沒有什么防護力度。
如果水兵精明跳下海,興許還有一線生機,可絕大部分的水兵幾乎是在第一時間被那鵪鶉蛋大小的密集霰彈給打死當場。
即便僥幸躲過這一輪霰彈,崔均命人早早準備好的沙船也開始出船攔截,并用火繩槍集中射擊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