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急眼的部分海盜提前點燃火船,致使海上爆發沖天火光,一些沙船受損,穿著紙甲的海軍兵卒抓著自己的火繩槍前往其它沙船被援救。
部分火船突破了沙船的防線,陳祖義的堂弟陳存安站在一艘火船船頭,赤膊上身,手里拿著火把。
明軍的大號火繩槍仍在對著他們開槍,陳存安也因此中彈,但好在只是擦破了一點皮。
“八船主”
一名小船主見陳存安中彈,立馬就要調轉船頭,可卻被陳存安抓住手
“老子沒事,把船靠過去”
說罷,他用手中火把點燃了火線,其余海盜們見狀拼命劃船。
在火線即將燃盡的幾乎呼吸前,陳存安便在小船主的攙扶中跳下了海,浮在海里,看著火船徑直撞向了明軍的戰船。
“轟隆”
數艘火船爆炸,致使明軍兩艘三千料的大福船重傷,船身犄斜。
“哈哈”
浮出水面的陳存安放聲大笑,那笑聲不算大,可卻很刺耳。
四周明軍見狀,紛紛舉槍對海里撲騰的陳存安扣動扳機。
在濃厚的煙霧出現同時,陳存安剛想下潛,卻見下一秒海里就冒出一朵朵血花。
“護送沉船緊急靠岸”
通過望遠鏡看到己方戰船兩艘重傷,崔均當即下令護送它們緊急靠岸。
戰船的造價并不貴,可船上的火炮卻十分金貴,決不能丟失。
“點火”
“轟轟轟”
炮聲與槍聲持續不斷,面對參與此次南下的一萬明軍和上百艘戰船,陳祖義麾下的海盜根本無力擴大傷亡。
明軍僅付出兩艘三千料戰船和二十余艘沙船,以及不到五十人的傷亡,便擊沉、擊毀百余艘海盜船,擊斃海盜無算。
面對這樣的死傷,海上的海盜船不敢上前,只能用弩炮和投石機與明軍火炮對轟,但對轟一段時間后就發現明軍受創的艦船屈指可數,反觀己方沉船不斷,到處都在救人。
相比較他們,由楊展、鄭和所指揮的前軍和中軍艦船正在用大炮轟毀渤淋邦港,使之變成一片瓦爍,讓岸上海盜無處藏身。
海上激戰持續了兩個時辰,到下午申時三刻15:45,渤淋邦港海戰徹底結束,海上海盜潰逃,楊展指揮戰船靠岸,明軍登陸上岸,開始對渤淋邦城進行搜寇。
直至黃昏,渤淋邦城被明軍接管拿下,被俘海盜三千六百余人,陳祖義帶著兩千多殘兵逃往南方。
“看樣子這陳祖義是準備去南邊找滿者伯夷。”
上岸之后,鄭和找到了接管渤淋邦城的楊展,并在獲知陳祖義去向后說出自己的看法。
對于他的看法,楊展也表示認可“崔均來報,說是海上的海盜起碼逃往了百余艘戰船,如果陳祖義能帶著那群殘兵與這群人匯合,那依舊是股不小的實力。”
“我的意思是,暫時停下去滿者伯夷,先圍剿干凈這群海盜。”
楊展的話出乎鄭和預料,他沒想到楊展居然會推延去滿者伯夷,畢竟前幾日北邊來信,楊俅的情況并不算好。
“先為國,再為家”
面對鄭和的錯愕,楊展放下一句話后便開始指揮明軍檢查己方戰船。
對于受損的戰船,擴建渤淋邦港的船廠來修補。
對于渤淋邦城,則是交給鄭和來齊民編戶,上疏請朝廷賜名。
等這件事情傳到京城的時候,已經是五月下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