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天下除了大明,還有哪個國家可以制造三千料及以上的大船。
權近明顯也知道這個道理,因此他遲疑著抬手作揖“商幫一事,臣回國之后會與權知國事商量,只是想要促成此事,權知國事的名頭恐怕壓不住。”
權近想要為李芳遠謀得大明的承認,讓他成為名副其實的朝鮮國王,不過對此朱高煦也依舊表示“這件事情朝廷還沒有拿下主意,具體的看權知國事準備怎么做,怎么回應朝廷吧。”
朱高煦說罷便端起了茶,權近見狀也識趣的起身,躊蹴著走出春和殿。
在他走出春和殿被早春冷風吹了吹后,他這才后知后覺反應過來。
太子殿下所說的拿定主意,不就是朝鮮和朝廷的土地糾紛么。
也就是說,如果朝鮮識趣的撤出合蘭府,那大明不介意承認李芳遠的王位。
如果李芳遠知道,那他肯定難以取舍,所以必須要有外力介入才行。
想到這里,權近想到了元宵節的大閱兵。
天軍的火器犀利他早已知道,只是他們未曾與天軍見過面,不知道天軍火器究竟犀利到了何種地步。
眼下太子殿下敢于開口,自然是覺得大閱兵過后朝鮮會同意結束土地糾紛,老老實實的獲取政治上的承認。
思緒到此,權近不由加快了腳步。
在他走出東宮的時候,剛好與迎面走來的一支隊伍碰面。
看著身穿和服的日本使臣,權近皺眉離去,而迎面而來的日本使臣也皺眉與身邊身穿黃櫨染御袍的十二歲少年開口道“若宮殿下,那應該是朝鮮的使臣。”
“嗯”聽到身邊人的話,那個身材不過四尺出頭的少年詫異看向權近,隨后詢問“我看他的官服與天朝的一樣,你是怎么區分的”
“自然是從外表。”使臣不假思索的回答,并示意道“朝鮮人的臉型大多數主要為國字臉和圓臉,而天朝人大多數的臉型偏瘦,主要為鵝蛋臉,長臉,錐子臉,或者圓臉為主。”
“除此之外,兩國官員、百姓的眼睛也長得不同。”
“朝鮮的人眼睛大部分比較偏小,且眼窩較深。”
“天朝人的眼睛多數是圓眼或者長眼,且眼窩較淺。”
使臣說完了他眼中的朝鮮人與漢人模樣,身旁的少年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原來如此。”
“殿下,等會見到天朝的太子殿下,您一定要畢恭畢敬,這是太政大臣足利義滿特意交代的。”
“您是否能繼任天皇,取決于天朝對您的支持力度有多大。”
“太政大臣希望您來南京學習,為的也是幫助您擴展在大明的人脈。”
使臣說著,少年人也鄭重其事的點了點頭。
很快,他們來到了春和殿面前,而門口的班值太監也對內傳話。
“日本國世子足利義嗣應召前來”
“宣”
殿內響起聲音,經過過去三年官話學習的足利義嗣也聽懂了其中內容,抬腿便走進了春和殿內,在殿內太監的指引下走向偏殿。
當他走到殿內,便按照自己所學的大明禮儀下跪,對朱高煦進行了五拜三叩的臣子之禮,并高聲唱道“日本國王之三子,足利義嗣參見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足利義嗣唱禮完畢,不過卻沒有得到準許他起身的回答,因為朱高煦正在打量足利義嗣。
說實話,他還是第一次看見那么矮的人。
足利義嗣好歹也十二歲了,放在大明百姓身上,起碼也應該有個四尺六七寸,甚至五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