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自認為大明的財政制度經過自己的改革,已經不太依賴君王的能力了,即便出現個別萬歷這樣的懶政皇帝,也絲毫動搖不了財政制度。
只要財政不出問題,加上火器可以正常迭代,那大明興許能比歷史上還多活一段時間。
當然,如果中間出現什么岔子,那就是朱高煦管不了的了。
“既然陛下與殿下這么說,那臣無話可說。”
解縉皺眉退下,不過他那話里的味道還挺重,朱棣都忍不住皺了皺眉。
如果不是考慮到今日比較重要,興許他已經開始呵斥解縉了。
這樣的一幕被朱高煦看在眼里,雖然他知道解縉有狂的資本,但他的那點資本在天家看來,并不存在無法取代的可能。
“且讓你再驕狂兩年”
朱高煦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并隨著時間推移而起身。
時至黃昏,大閱兵成功結束,諸國使臣通過這一次閱兵,更為清楚了大明的實力。
對于慕強的朝鮮、日本、暹羅、占城、真臘、滿剌加等國來說,抱緊大明的大腿比什么都重要。
他們的態度更為謙卑,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是大明的屬地。
相比較他們,西番、西南、三宣六慰、南洋等地土司則是畏懼大于尊敬。
眼下大明的改土歸流在西南如火如荼的進行中,誰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會改到他們頭上。
一些關系緊密的土司在朱棣與朱高煦及大明官員離開后,直接當場討論起了改土歸流的事情。
有一些土司眼見大明實力強大,再加上知道沐春、王瑄、何福、瞿能、顧成等人的厲害,心里不免已經傾向于接受改土歸流,拿著前些日子朝廷宣布的新政去勸說自己關系親密的土司。
放下兵權,拿上可以世襲七八代子孫的官職,并保留一半的土地。
雖說失去了權力,但起碼能保住家族和部分錢糧。
就今日皇帝對八百大甸的態度來看,只要老實聽話,那應該不會有什么大事。
這樣的想法被諸多土司所肯定,畢竟他們手上人口也就幾千上萬人,耕地也不過數萬畝。
讓出一半對于他們來說,并非不可接受,反正他們也沒有抵抗大明的實力。
過去近四十年時間里,西南土司被洪武、永樂兩代皇帝消滅了起碼四分之一。
他們并不希望自己會成為新的四分之一,所以接受改土歸流才是他們想能做的。
倒是相比較他們,一些麾下人口、兵馬、耕地較多的大土司就有些無法接受這種改土歸流的方式了。
率先開始討論改土歸流的大土司是麗江的木氏,也是當下受到重用的朵甘都指揮同知,麗江土知府的木土。
自從木土在三塘地區發現金礦,并得到朝廷準許開采后,木土就把心思從土地放到了金礦上。
他手中麗江的耕地不過數十萬畝,手中兵馬雖然有一萬人,但其中大部分都沒有明甲。
與其養一萬這樣的兵馬,他更傾向于養三千名披戴明甲的精銳。
所以他接受改土歸流的底線就是保留一定數量的兵馬,但愿意交出麗江的治理權和半數耕地。
對于他的這套想法,其它的大土司們并不能接受,因為土地就是他們的根本,讓出一半的土地等同讓出他們一半的性命。
見說不通,木土也懶得和他們交流,而是秉承著納西族“小族不與大族爭斗”的理念,準備和朝廷談談具體的待遇。
很快,諸多土司散去,而他們在月臺上的談論和所作所為也被躲在暗處的錦衣衛和西廠記錄在案,并及時送往了宮城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