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其實很想在北方搞大農莊式的生產方式,即北方二百余萬戶百姓,開墾并耕種數億畝耕地的經濟形式,然而生產力不允許他這么做。
沒有進入工業化前,一個農民純人力頂多耕種五畝,一個五口之家頂多不超過三十畝,哪怕粗放些,也不過五十畝。
粗放式的下場必然是畝產不如精耕細作來的高,這點太學的試驗田已經試過了。
在江南精耕細作一畝地能產出兩石半乃至三石,粗放耕作頂多兩石,甚至部分只有一石七八斗。
所以即便北方粗放耕種,也不會突破現有產出的產量。
想要突破現有產量,就是讓生產力提高,而生產力的提高除了科技進步,就只有發放作為生產力的耕牛、挽馬。
十余萬耕牛挽馬如果投入一個省,那能在口糧保證的情況下,讓這個省在人口不曾流入的情況下,耕地直接增長數百萬畝。
因此,這十余萬耕牛挽馬對于江南是錦上添花,可對于北方諸省卻是雪中送炭。
朱棣對于朱高煦的安排很滿意,但還是建議道“最好還是安排給北直隸,日后調糧走北直隸要比河南距離更近一些。”
由于朱棣上次北征返程在北直隸東邊修建了天津衛,因此北直隸的糧食也可以走天津運往遼東的遼河,一路抵達開平后,北上四百里就能走長春北邊的松原所運往鶴城衛。
這條路線走下來,時間不會超過二十天,損耗不會超過四成。
“那就先滿足遷入河南百姓的需求,然后盡數交給順天府、永平府和河間府的百姓吧。”
朱高煦做出安排,朱棣頷首后也看了看上船的隊伍。
在確定還需要一段時間后,朱棣也和朱高煦交代道“甌寧王府的事情,你不要查了。”
“兒臣沒查。”聽到朱棣說起甌寧王府的事情,朱高煦低垂眼眸頷首。
見狀,朱棣松了一口氣“這事情俺已經解決好,你不用插手,這次伱監國,不會有人給你添亂子了。”
“是”朱高煦點頭,同時也不忘對朱棣交代道
“父親此次北征,若是能多多繳獲牛馬南下,可直接交托給孟章、王義在大寧、渤海分別牧養馴化這些耕牛、挽馬。”
蒙古牛不會耕種,想讓它學會耕種,必須人工干涉并馴化他們才行。
這個時間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如果無法馴化,那就留著當牧種,等待生下小牛后,人工開始馴化小牛來耕種。
朱高煦讓朱棣把牧群交給孟章,是因為渤海和大寧、遼東等地已經有一套成熟的馴化體系了。
朱棣自然也知道,所以他沒有像以前一樣討價還價,而是點頭應下后重復吩咐“記得照顧好你娘親,俺回來要見她好好的。”
“您放心”朱高煦躬身作揖,朱棣見狀也招呼王彥跟自己準備上船。
瞧著他們走遠上船,朱高煦心里百感交集。
江風吹了他許久,他才嘆息著轉身離去。
在回到金輅附近后,朱高煦便見到了焦急等待在原地的亦失哈。
“怎么了”
“四川發生了民變”
亦失哈的回答讓朱高煦緊皺眉頭“上車說。”
“是”亦失哈為朱高煦開門,在朱高煦上車后跟隨上去,并吩咐金輅和護衛返回宮城。
做完這一切后,亦失哈才從袖中拿出了四川布政使蹇義的奏疏。
接過奏疏一目十行,朱高煦大致搞清楚發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