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城外還興建起了三個軍營和四個集市,碼頭那邊也被修建得煥然一新,可以停泊五千料的上百艘大船。
巨港內的官學也興起,十所官學足夠滿足當地孩童的就學。
巨港是一個風向標,眼見朝廷在巨港投入這么多資源,其它華僑聚集和馬來百姓聚集的城池也開始盡心盡力的干活。
從大明設立舊港宣慰司到現在,不斷有馬來人口和南洋各國華僑到舊港聚集,因為他們都看出了大明要立足南洋的決心。
南洋諸國很難過,可還得陪笑,畢竟鄭和的艦隊不是擺設,只能硬著頭皮接受了這個“天降爹”。
“好了,上車走吧。”
鄭和調侃著,并和崔均打了個招呼后便上了車。
陳瑄見狀也跟著坐了上去,不多時馬車就駛離了舊港宣慰司衙門。
與三個半月前不同的是,原本擁擠狹窄的道路變得寬敞,兩旁各種文化的建筑則是被推平,取而代之的是石木結構的混凝中式小院。
“真沒想到,三個月的時間能變化這么大,不知道我們回來的時候,這里會不會變得更為繁華。”
馬車上的陳瑄感嘆著巨港的變化,心里也忍不住升起自豪感。
一旁的鄭和手里拿著一本厚厚文冊,腿上還有兩本臉上也是止不住的笑意
“比起這個,我更在意這個。”
“嗯”陳瑄回頭,一看鄭和手上的東西,立馬笑道“這個確實應該更在意。”
“我還以為這舊港是蠻荒之地,卻不想蠻荒之地也有四十余萬口,百余萬畝耕地。”
“這地方土地肥沃,水果成群,兩畝地的產出就足夠養活一個人,真是好地方”
陳瑄說出了舊港宣慰司的情況,鄭和也高興拿起其中代表賦稅的文冊道
“人口和耕地固然值得高興,但當地的賦稅情況才是讓我嘆為觀止的原因。”
“滿剌加千戶所和巨港兩個地方,過去一年居然收到了五百多兩黃金,六千多兩白銀和十二萬貫錢。”
“這放在中原,恐怕也是了不得的賦稅大府了,更別提二十二萬石稅糧了。”
“別說支付南洋衛和舊港衛這兩個衛所的俸祿了,就連呂宋的俸祿都能一并支付了。”
此刻的馬六甲并不算繁忙,至少比起大航海后的情況來說不算繁忙,可即便如此,每年的稅收也十分可觀。
要知道這還是只有南洋衛這一個海軍衛巡視讓行商繳納賦稅的情況,只有一衛的情況下,不少商船都逃了稅。
如果舊港衛也形成戰斗力,從而讓南洋衛徹底從陸地上解放出來,那估計這里能獲取的稅銀還會更多。
“等這次下西洋回去后,我得向陛下和殿下上疏,讓朝廷增設兩個海軍衛才行。”
鄭和感嘆之余,他們的馬車也抵達了煥然一新的巨港碼頭。
二人先后下車,鄭和命人將舊港的黃冊、魚鱗圖冊、賦稅糧冊送回南京,隨后開始組織大軍上船。
海內外諸國的商幫在舊港跟隨下西洋艦隊停留了三個月,沒有誰敢于率先走出滿剌加海峽,因為小西洋上的海盜數量并不少,他們勢單力孤,去到小西洋恐怕會遭到劫掠。
他們也不敢催促鄭和,生怕鄭和翻臉不認人。
好在等待迎來了回報,停靠三個月后,他們總算踏上了前往西洋的航道。
“嗚嗚嗚”
忙碌一個上午,當正午的號角聲吹響,數以百計的船只駛出巨港港口,向著西方的滿剌加海峽進發。
三天時間里,他們經過了滿剌加群島和滿剌加海峽。